更俗 作品

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




    “五叔說的這個,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蕭林石此時在西京道的地位比較尷尬,西京軍政此時應該並不受他掌控。”徐懷說道。



    蕭燕菡現在對他降低了防備,徐懷有一茬沒一茬的套她的話,他此時已經確認蕭林石兩年前確實是被流貶到西京擔任群牧官。



    越廷設群牧司,掌國馬飼養之事;契丹人國內也設有群牧司,但主要是將一部分族人遷徙到邊州牧養牛馬,其目的也不是獲取戰馬,而是用這種手段,加強對邊州的控制及防禦。



    遷徙邊州的這部分契丹人,亦民亦兵,但作為當年御帳軍及家屬,直接契丹北樞密院各行宮都部署司管轄,西京道防禦使司、西京留守司無權管制。



    蕭林石作為群牧官,戰時只能從這些契丹人裡擇選精銳親自掌控。



    這也解釋了徐懷腦海閃現的記憶裡,蕭林石為何從應州僅率三千騎兵還援大同。



    不過,大同一戰之後,之前在西京道就有極深厚根基的蕭林石,毫無疑問將再次主導西京道的軍政大權。



    自保不暇的衰弱契丹王廷,亦無法遏制蕭林石在西京道再次崛起。



    “之前勒令曹師雄、曹師利在朔州清肅契丹人及諸蕃青壯,是為了解除對曹氏兄弟最後的疑慮,但此時已不再必要。剛才軍議時,朱沆、曹師利都勸葛懷聰約束將卒,葛懷聰也滿口答應下來,”徐武坤皺著眉頭,說道,“我還以為葛懷聰真能做到這點,或許有可能逃過大劫。現在看來,很難了”



    軍紀就像野馬,一旦脫韁,想再行約束,原本就是極困難的事情。



    蕭林石都不需要大同城裡部署多少人,只要在關鍵時刻稍加挑撥,矛盾就會烈焰燃燒一般激化起來。



    更何況葛懷聰答應約束軍紀,神色是相當的勉強



    徐懷抬頭看向城牆之上的角樓,跟徐武坤說道:“葛懷聰不可能讓我們去守哪座城門,我們也沒有這個立場去要求,但我們要將這處角樓的警戒事承接下來”



    在既定的歷史軌跡裡,大同一戰大越突襲大同的兵馬僅有數百將卒逃歸,那自然是在大同城中被甕中捉鱉了。



    徐懷他們作為監軍使院卒,不承擔作戰作務,此時沒有立場要求去守哪座城門,他也沒有妄想憑藉手裡這點兵力,能拼得蕭林石親率還援的三千精銳。



    他們倘若不想被甕中捉鱉,現在能提前做的,就是將西北角的這座角樓掌控手裡,以便在關鍵時刻直接翻越城牆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