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六十八章 奇襲




    這跟葛鈺所率領的那五百親衛精騎,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渡口距離大同城,還有近七十里地,而渡過恢河,應州城就在渡口南六十里外。



    徐懷停馬在恢河畔,眺望多年無人治理的恢河。



    河水早就沒有堤壩的約束,寬寬窄窄在草原上蜿蜒流淌,很多淺灘騎馬便能渡河;此時已經近岸處的水面已經開始結有薄冰,天氣越發寒冷。



    他們在渡口處沒有等候多久,日上三竿時,曹師利、嶽海樓便著人傳回消息。



    大同城對朔州方向完全沒有設防,曹師雄他們率兩千騎兵昨日黃昏之前,也是先抵達他們立身的這處渡口,為應付懷仁等城的守軍,先假裝將渡河增援應州,入夜之後就趁著風高天黑,一口往大同潛去,藏於大同城外的密林中。



    清晨時大同毫無防備的照常開啟城門,他們先安排數十死士扮作商旅,混在前往從恢河南岸往大同避難的民眾之中,突襲大同西城勝德門,然後兩千騎兵一擁而上,殺潰反攻的守軍,目前已經控制住景裕門及附近城牆,正往城內縱深處殺去。



    葛懷聰此時是再也顧忌不上休整,也不掩藏行蹤,當即發動全軍,快馬加鞭往大同城突襲而去。



    不恤馬力,五千兵馬午時便殺到大同城下。



    大同舊為北狄林胡、樓煩地,戰國時為代國,後併入趙地,秦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於大同北部築長城,又在雲岡以西十里河谷築武周塞以備胡敵,是為大同築城之始。



    北魏及隋唐在壁立千仞的武周山壁大規模開鑿佛窟。



    當世大同矗立武周山下的平闊河谷之中,夯土為城,東西南北皆五里縱深,是聳峙陰山與燕山、太行山之間的雄城重鎮。



    大同除了週二十五里的外城,裡面還有一座五六百步見方的內城,西京道防禦使司、西京留守司、都部署司等衙署皆在內城。



    契丹西京道守軍主力都被吸引到恢河以南的應州,大同僅留有一萬四五千守軍,戰鬥力也相當有限。



    曹師利、葛鈺率兩千多騎兵突襲勝德門,守軍還試圖反攻想奪回勝德門,但在葛懷聰率部趕到後,抵抗意志最弱、人數最多的漢軍最先被擊潰,紛紛放下兵械投降,以契丹本族人為主、戰鬥力相對較的御帳軍,與渤海軍及諸蕃蕃兵便往內城撤退,想要據更為堅固的內城堅守到援兵趕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