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

  在一座舊土神廟臨時充當的行轅之中,張雄山就著淠水河口的堪輿圖,將清晨接戰到午後的戰場形勢發展,詳細說給徐懷、範宗奇、傅梁等人知曉。

  “我們剛剛趕到,還不太熟悉情況,接下來都聽你們來安排!”剛剛隨靖勝軍第一鎮趕到淠水河口的徐懷,對情況還不是很熟悉,就讓張雄山、撒魯合、史琥等將直接安排接下來的部署。

  “赤扈人兩座大營,接河區域都是灘塗、爛地、沼澤,之前修到水邊的一段土路也被汛季大水沖毀——我們就算沒有辦法穿插過去,但赤扈人想重新修繕方便他們人馬靠近河水撤走的土路,也不是三五天能成,”撒魯合哈哈笑道,“我們只要保證將兵鋒從缺口處指向浮渡區域,然後水軍再從上下游夾攻不歇,牽制住一部分赤扈水軍,吃下這部分兵馬,沒有問題!”

  說到底就是爭接下來三五天的時間。

  他們只要有三五天緩衝時間,除了能進一步控制住淠水河口的外圍區域外,諸路勤王兵以及左右驍勝軍也將陸續開拔過來。

  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在淠水河口修築營寨,將精銳兵馬直接進逼到敵營寨前,將其殿後兵馬主力死死纏住,靜等荊州水師殺入淮河之中斷其退路。

  雲朔之亂往後,撒魯合與石海其實都不主張與楚山合作的,只不過早期他們也要從西山撤出雲朔地區,徐懷又將西山諸部拱手讓給他們兼併,急需補充部落實力的他們也無法拒絕。

  之後徐懷千里奔襲太原,他們也反對出兵相助,還是蕭林石力排眾異,將天雄軍俘兵交出來,由蕭燕菡、鄔散榮率領助戰。

  再之後秦州時期互通有無,沒有什麼好說的。

  從洮源南下吐蕃高地,撒魯合也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倒不是想投赤扈人,純粹是認為南下這條路太艱難了,完全不覺得京襄(楚山)有可能會派出人手在前路接應他們。

  事實證明他低估了京襄(楚山)的誠意與決心。

  京襄(楚山)不僅派出精銳人馬,攜帶大量的物資,繞行萬里前往瀘水接應,還不計代價打通邛崍山道,助他們在邛崍山立足。

  不錯,京襄(楚山)這麼做,是京襄的利益訴求,然而這種種一切艱難都能克服,都能無畏,不是證實了京襄的可靠嗎?

  特別是此時的契丹殘部如此弱小,現實迫使他們需要附庸於強盛勢力,還有比京襄更好的選擇嗎?

  當然了,撒魯合之前反對,還有一個極關鍵的因素,就是覺得京襄(楚山)不夠強大,不足以庇護契丹殘部。

  而到這一刻,他這層顧慮則徹底打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