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

  當然了,騎兵部隊還是要先進行撤離。

  畢竟運送戰馬渡江,實在要比運送兵卒困難得多——一艘艨艟戰船,一次可以運載上百將卒渡江,卻未必能裝得下十匹戰馬,因此傳統的戰船艙室都比較低矮,隔艙以及甲板又較為狹窄。

  在這一點上,京襄援師也遇到同樣的困難,因此京襄援師前期僅有千餘騎兵渡江到南岸,其他進入南岸的兵馬以步卒為主。

  這點,赤扈進入長江中游的哨船、斥候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也是京襄這次別具野心的主要跡象。

  仲長卿的主張,也得到兀赤等大部分渡江將領的支持。

  目前平燕宗王府內部,最不願乾脆利落北撤的,恰恰也是他們這些渡江將領了,即便他們要面臨的是即將增援進入建鄴的京襄精銳。

  甚至有人主張,先將戰馬都運過河去,將一部分赤扈精銳留在破崗瀆河口大營,加強對南朝援軍的牽制能力。

  …………

  …………

  隨著赤扈渡江兵馬全部收縮到破崗瀆下游數座沿河營寨,甚至將大部分戰馬以及一部分兵力運送到北岸,加強對廬江、舒城等城的圍困,建鄴城總算是恢復了與外界的聯繫,甚至有一部分兵馬從東城及南城的城門出來,恢復對建鄴以東、以南地區的控制。

  朱沆也終於得以進入建鄴城、進宮復旨。

  “虜兵已料無望攻陷建鄴,才有此時的大舉收縮,陛下當務之急乃是令宿衛禁軍進攻河口敵營,徹底解建鄴之危。只有這樣,靖勝侯與諸路援師才能專心致志渡江與敵作戰,以解淮西之圍!”

  朱沆跪在垂拱殿前,言辭懇切的奏請紹隆帝即刻調派宿衛禁軍出城作戰。

  從赤扈水師突襲建鄴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但當世消息傳遞以及兵馬集結,效率都極為低下,像京襄與荊北能有兩三千前鋒兵馬先期抵達銅陵、潛山,都已經算是動作迅速的。

  目前徐懷在牛首山召集的義軍,因為兵械、鎧甲簡陋,又缺乏足夠的軍將武吏進行統領,戰鬥力不是特別強——朱沆知道叫徐懷此時統領前期集結起來的義軍,去強攻敵營太強人所難了;京襄援師主力目前未到,義軍並不應該承擔衝鋒陷阱的重任。

  當然,朱沆更清醒的意識到,京中再無動作,而讓徐懷在牛首山藉口建鄴威脅未除,繼續召集義軍,再等到京襄精銳兵馬趕到建鄴會合,到時候就算徐懷沒有取代之意,他下面那些人就沒有這個心思了?

  大越高祖皇帝也是半推半就才披上黃袍的啊!

  在朱沆看來,唯一能緩解這層危機的辦法,就是宿衛禁軍必須儘快有所作為,也必須要儘快讓徐懷率部渡江去北岸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