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

  事實上,淮南防線出問題,要比秦嶺防線出問題,對京襄更為有利。

  徐懷轉過身來,看向堂中眾人,堅定的說道:“我還要去荊州!”

  “使君前往荊州,以什麼為藉口?”韓圭問道,“使君不安居於泌陽,跑去荊州一住數月,也不知道江淮會否生變,這不是叫朝中風聲鶴唳嗎?”

  荊州相距建鄴將近兩千裡,但皆為荊江(長江)水路,沿江順流而下,最快僅需三五日就能飛抵建鄴城下。

  只是現在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呢,徐懷倘若宣稱為防江淮有變而前往荊州坐鎮,在紹隆帝及嫡系將臣看來,除了顯得更居心叵測,還能有什麼?

  “修築荊江大堤乃是今年重中之重,使君當往荊州坐鎮親自主持其事,卻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史軫說道。

  “我就以督造荊江大堤的名義去荊州!”徐懷斷然說道。

  即便當下僅僅是猜測,但是徐懷還是不想看到淮南防線徹底糜爛,再慢騰騰的站出來收拾局面。

  那樣的話,對整個淮南的破壞就太大了。

  現在他是沒有理由,也沒有藉口去介入什麼,但也儘可能做好應對的準備。

  徐懷打定主意後,就當即將手頭事情扔下,趕往荊州主持荊江大堤建設,同時視察水軍建設的情況。

  京襄編有兩支水軍,一支歸於申州行營轄下,以許凌為將,負責淮河上游及溮河、明溪等支流的水面防禦及作戰,一支隸屬於荊州兵馬都監司轄下,防範洞庭湖及荊江再滋生匪寇侵擾兩岸。

  一方面京襄這兩三年來能擠出來的錢糧都側重建設汝蔡防線、加強天雄軍、選鋒軍步騎精銳的建設,另一方面荊州位於大越縱深腹地,孫彥舟、胡盪舟等部都已經接受招安,只剩少量的流寇,在荊南、荊北官兵的打壓下,短時間內壓根就看不到成勢的可能。

  因此,荊州水軍以王章為都虞侯,麾下將卒加上船工、水手僅兩千人馬,規模極為有限。

  一旦江淮防線生變,京襄在荊江(長江)之上僅這點水軍力量,是遠遠不足為用的,但倘若京襄直接在荊江之上,大規模擴編水軍,朝廷會怎麼看?

  當然了,淮河汛季即將過去,平燕宗王府籌備近半年時間,隨時會從東路發起攻勢,這時候擴編荊州水軍,時間上也來不及。

  以目前的局勢,江淮防線一旦生變,規模有限的荊州水軍只能充當護衛,主要還是從鑄鋒堂緊急抽調一批運貨商船秘密改造成運兵船,以便將提前集結於荊州的一部分精銳兵馬,以最快的速度運往需要的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