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五十九章 鐵橋




王舉此行除了成功接應到契丹先遣兵馬,重創契丹殘部主力南下的最大障礙布曲寺蕃部勢力外,還大體摸清楚朵甘思地區的地形與風土人情。



結合契丹殘部的經歷,他們也大體將唐蕃故道、瀘水以及茶馬道的方位地形圖繪製出來,基本能確定神玉山以及色莫崗,就位於川蜀以西某個地區。



只是中間隔著邛崍山脈,相對方位卻無人能知。



見徐懷聽王舉他們述說此行歷程之後便一聲不吭,眼睛一直盯著堪輿圖上川蜀以西的山脈,韓圭問道:“使君以為這裡應該有條路能西接吐蕃高地……”



雖說現在越來越少閃現的記憶畫面,但徐懷知道這裡應該存在一條路通往吐蕃高地,也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川藏線。



徐懷點點頭,沉吟說道:



“雖說當世連接吐蕃高地的兩條主要通道唐蕃道與茶馬道,乃是三四百年前伴隨吐蕃王朝崛起時往北、往南擴張形成,併為世人所熟知,但秦漢以降,川蜀西南的雅州、黎州,作為青羌諸部世居之地,在吐蕃崛起之前就有不少與當時棲息於朵甘思色莫崗等地的東女國、嶺國、白狼國接觸的記錄。青羌族人應該是不大可能是經唐蕃道或茶馬道與東女、白狼等蠻族接觸吧?我覺得邛崍山中應該存在一些野徑山道,為當地的羌蕃諸蠻所熟悉,只是沒有記錄於史書之上!”



“是不是立刻遣信使前往神玉山,著蕭帥遣人從神玉山往東搜索地形,尋找直接前往川蜀的通道?”韓圭神色振作問道。



“除了蕭師那邊,我們也應該直接派人前往雅州、黎州探索道路,雙管齊下,或許能更快找到相應的通道,”史軫說道,“要不然,蕭帥率契丹殘部南下,卻最終叫赤扈人先發現徑直殺入川蜀的這條路,猶是大患!”



契丹殘部不管是留在神玉山麓附近紮根,還是繼續往南遷徙,後續依舊困難重重,京襄倘若是通過南線茶馬道不斷派人馬增援,路途極其遙遠,代價也極其高昂。



倘若能在邛崍山中找到一條連接川蜀與朵甘思的通道,到時候契丹殘部就可以遷到邛峽山西麓紮根下來,京襄的人馬及物資想要增援過去,就要比走南線茶馬道便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