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四十八章 講究




  單此每年能給制司提供四十多萬貫的歲入,約佔到制司目前榷稅收入的四成。



  倘若朝廷從這方面對京襄加以鉗制,即便不直接掐斷對京襄的食鹽供應,但除了抹除之前的鹽稅分成外,還額外加徵鹽稅,京襄會損失多少?



  除了食鹽,京襄目前缺口較大、需要從外部大宗購入的商貨還有布匹、桐油、草藥、銅銀、皮革、牲口等類,一旦外部掐斷供給或提高過稅,都會給京襄或大或小的潛在損失。



  除此之外,更關鍵的是京襄日後對外的商貨輸出,同樣要受到朝廷的制衡。



  楚山早年所出的鐵器、茶葉、瓷器、蠟燭等商貨,除了內部消耗外,主要是往荊襄地區販售,僅將一小部分商貨運到江夏、岳陽、建鄴、揚州、成都、廬州等地售出,主要也是方便設點、打通商路。



  一方面是楚山內部的消耗極大,一方面是楚山的生產規模還很有限,僅襄荊地區就已經完全能容納楚山早年的生產溢出。



  制司成立之後,上百萬流民需要安置,同時需要進行配套的水利、道路、城寨修繕建造,還需要為擴軍儲備大量的鞋服兵刃鎧甲戰械以及營舍,內部巨量的消耗更像無底洞一般,吞噬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物資。



  今年以來京襄對外輸出主要以茶葉、木料等有限的物資為主,規模還相當有限。



  京襄過去一年足足產出兩千五六百萬斤鐵料,甚至都不能滿足內部的需求。



  不過,這一切只是暫時的。



  新式水輪機近一年的試用,效用之佳出乎世人之想象。



  目前已正式成立雲陽特別行營,要在伏牛山南麓打造第一座劃時代的工造城鎮。



  到年底之前,僅雲陽鐵料年產出就突破四千萬斤,整個京襄的鐵料產出將高達六千萬斤。



  這時候即便京襄內部的消耗依舊佔到極大比例,但也將具備條件對外進行大規模輸出了。



  京襄(楚山)之前對外輸出鐵料,主要是在淮源、南蔡等地形成鐵器製作中心,以一件件鍛鑄成形的鐵器對外輸出。



  這個規模是非常有限的,每年能往外輸出一百萬斤鐵料就頂天了。



  不過,鍛鑄成形的鐵器附加值較高,也在淮源、南蔡等地聚集成千上萬的鐵匠專司其事。



  然而接下來京襄將計劃對外直接輸出鐵料,初步計劃就要達到兩千斤萬規模,後期計劃利用近乎超越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以及漢水、長江便利的水運條件,徹底壟斷整個江淮、荊湖、川蜀以及福建、廣南等的鐵料供給。



  京襄轄兩府四州,雖說已經具備一定的縱深,人口也超過四百萬,但相比較大越此時所統治的地盤、人口,還是相當地狹人稀的,資源也談不上充足。



  京襄倘若短時間不想通過直接佔領的暴力方式去擴大各項資源的攫取,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鐵料等優勢商貨的對外輸出,換取京襄緊缺的資源,用以支撐後續對赤扈人的戰事,直至將赤扈人驅逐出去、收復中原。



  然而想做到這一步,除了京襄自身在某些領域保持足夠強的優勢外,還需要外部市場不對京襄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