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十二章  舊案




董成削職為民後,淅川縣官員為洗清與蔡鋌一脈的瓜葛,就著手清查陳松澤曾插手的幾樁私鹽舊案。



那幾樁舊案,陳松澤說到底只是幫著打點、疏通關係,他本人也沒有參與進去,甚至他這些年來為吏清廉不說,還動不動就仗義疏敗,家財比其父在時都大為縮水,都沒有做過什麼中飽私囊的事情。







董成當年熬過肉刑,縣衙沒有抓到半點把柄,同時他仗義疏財,縣裡幫他說話者甚多,他最終僅僅是被逐出縣衙,當時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



卻是前年因流民死於宅前、被誣告殺人,陳松澤不得不散盡家財脫身,之後為謀生計,卻是暗中聯絡了之前幫襯過的私鹽販子,行走商州等地,做起販運私鹽???????????????的買賣。



當然,董成一來手裡沒有什麼積蓄,二來他之前幫襯的私鹽販子,本身也都是一些破落戶,並非什麼大鹽梟——大鹽梟早就把各種關係疏通好,也不需要董成出手搭救,董成的私鹽生意這時候只能算剛剛起步,剛剛拉起一支三四十人的隊伍,主要行走於商州、淅川之間,還遠沒有到其父早年的巔峰水準。



陳松澤講過陳家發跡以及與董成結為姻親的舊事之後,又感慨的說道:



“……君侯就任京襄制置安撫使,松澤便料得制司一定會大力打擊私鹽,而制司闢山圍澤建造屯寨,遠非他人能及,也定會將所有的歧路封堵住再無漏洞,松澤就想著徹底收手,另謀生計——卻不料君侯氣度恢弘,能盡釋前嫌而識董成之才,松澤也是一時狂妄,抖膽自薦於君侯尊前。也請姜爺轉告韓郎君,松澤倘若能得幸效力君侯尊前,定會痛改前非,將人馬解散掉,絕不會再與走販私鹽之事有半點瓜葛……”



“卻也無需解散人馬,”姜平微微蹙著眉頭,問道,“這三四十人馬裡,有幾人知曉你的真正身份?”



“知道我身份的,只有四人。”陳松澤說道。



“你即刻將這四人召回,由軍情司派人接手其事。”姜平說道。



“怎麼,商州真的是完全守不住嗎?”陳松澤問道。



陳松澤走販私鹽,才在商州境內佈下線,現在軍情司要接手其事,最大的價值就是能不動聲色的將耳目部署在商州——而這也意味著軍情司判斷商州即將陷落於敵手,要不然就沒有必要去做這些手腳。



雖說陳松澤昨日狂言說藍田必失,但商州畢竟位於秦嶺深處,赤扈人會不會不惜一切代價強攻,又或者東川路兵馬會不會撤守,又或者京襄會不會派兵接管商州的防務,陳松澤並沒有非常清析的判斷。



此時聽姜平的意思,陳松澤卻是猜測藍田陷落敵手之後,至少京襄不會考慮派兵馬接管商州的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