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




    的詳情。



    而此時徐懷已經將西域炮的圖例大體畫出來,正將袁壘及近距離看到西域炮發射的幾名將卒召到跟前,比對一些細節進行調整,最後將更為準確、精細的圖例交給一名書吏:“速速抄畫十份!”



    目前還不清楚赤扈人是不是已經將西域炮投入汝州、淮南乃至渭南等地戰場,徐懷能做的就是將西域炮車圖例及操作辦法,即刻派人抄送梁縣、淮王府以及樞密院,希望諸城守軍能及時警惕起來加以防範。



    事實上西域炮與傳統的石炮,並無本質的區別,其中奧妙點透,楚山都可以直接進行仿製,但相比較傳統的牽引式石炮,西域炮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



    特別是在攻城拔寨的戰事裡,更為突出。



    今天的戰事,敵軍在前陣僅有兩次發射西域炮的機會,雙方在蜈蚣河北岸就脫離接觸了,但僅有兩次發射,諸將對西域炮的優勢就深有感觸了。



    操作簡捷、快速,所需人數大為減少,穩定性更高則意味著更為精準,投擲效率更快;而佔用空間小,則意味著之前一座城池之前能擺放十數架傳統的重型石炮,此時則能擺放三五十架西域炮。



    西域炮所發射石彈的重量、距離都大幅提高,一枚石彈產生的衝擊力更是將提升數倍乃至十數倍。



    夜間止戰,徐懷召集諸將,商討應對之法,結論是西域炮對楚山造成的威脅有限。



    無論是楚山城還是召陵新城,徐懷針對傳統的投石器械攻城,就有意放棄對城牆高聳的追求,更著意城牆的堅厚——召陵新城的城牆僅有三丈高,城牆頂部卻有三丈寬,底部更是寬達五丈。



    這些城牆甚至都沒有披覆磚石,這也並非徐懷、史軫節約錢糧,主要就是考慮到夯土牆體更有利於吸收石彈的衝擊力。



    夯土城牆倘若披覆磚石,一旦被石彈擊中,城牆沒有那麼容易垮塌,但石崩磚裂,極容易傷及城頭的守軍。



    楚山諸城還真接放棄城樓、譙樓等防禦建築,直接在城牆之上建造更多堅固而低矮的戰棚,供守城將卒躲入其中以避箭石——原先城門之上所建的城樓,只是換成更大的堅固戰棚,醜是醜了一點。



    更為關鍵的,楚山的城池守禦體系,強調倚城守戰,為了便於反擊,阻擋敵軍輕易進逼城下,不僅楚山、召陵等新建城池多開城門,不開挖外壕,羊角牆也留出足夠的進出豁口,像舞陽、襄城、信陽等城,還在城牆挖出新的城門。



    當然,對抗西域炮最好的利器是師其長技以制其——諸將看過徐懷親筆所繪的圖例,都覺得仿製不難,楚山可以很快就對召陵、楚山、襄城等城池之內所部署的諸多石炮(投石器械)進行改造。



    倘若楚山真有城池被敵軍死死圍困住,守軍只能被動守城,大不了雙方拿西域炮車對轟,看似能耗到最後……



    現在的問題是,楚山可以不懼新式炮車的威脅,但大越其他的城池守禦,樞密院甚至之前大規模推廣太原、鞏縣等城成功守禦的經驗,強化舊有的守城思維,諸將實在不清楚,在敵軍可能已經大規模裝備的西域炮面前,這些城池會是何等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