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十八章 奪城




    赤扈人從東西兩城登城,猶是如此,將卒守馬面牆戰棚、箭樓及角樓這些節點,精銳更是固守城北樓不出;即便有小股虜兵縋繩殺入城中縱火,也猶是不管。



    摩黎忽很快也意識到守軍的意圖,一方面往城中縱火製造更多的混亂,令守軍城內調動失調,一方面調更多的披甲精銳下馬登城協同仲長卿部作戰,將進攻的重點全面往北城傾斜。



    不管怎麼說,都要在楚山援軍趕到之前,奪下北城門。



    唯有搶在楚山援軍抵達之前控制住北城門,仲長卿所部在焦陂、柴集還有萬餘步甲,才能有機會趕到後進城與楚山援軍進行巷戰。



    在摩黎忽的眼裡,仲長卿所部依舊是消耗品。



    哪怕其一萬五千兵馬消耗殆盡,只有能重創楚山援軍,並最終奪下淮川城,都是絕對值得的。



    為此,摩黎忽直接派出督戰隊,立於仲長卿所部陣後。



    摩黎忽也已派出信使,知會駐守汝水右岸真陽、確山、新蔡等城的嶽海樓所部。



    嶽海樓麾下馬步兵規模更大一些,但他們僅僅在汝水中游、上蔡城附近搭設浮橋,嶽海樓即便及時將麾下馬步兵派出,也要多繞二百多里路,最快也要等到明日這時才抵達淮川參戰。



    隨著北城牆之上的戰事越發激烈,兩端相繼有馬面牆戰棚被敵軍奪去,徐懷的神色變得越發冷竣,下令道:“準備火攻,將這波敵軍趕下城牆!”



    火攻自古以來便是最為常用的謀略。



    小股虜兵從薄弱的東西兩城強行突破,殺入城中縱火,便是火攻。



    小股虜兵縱火點燃以茅草屋為主的街巷建築,火勢快速蔓延,使得湧入大量難民的淮川城越發混亂,街巷之間到處都躲避火海的難民。



    北城與東西二城內線調動通道被火海及混亂的難民堵住,只能各自為戰;知縣韓奇文等官吏一方面更難集結鄉兵寨勇,另一方面集結的鄉兵寨勇,也很難及時送上城牆。



    守軍當然也有用火攻,將大桶的桐油、火油從垛口朝附城敵軍澆潑下去,縱火點燃,一燒就是一片,將雲梯也裹入大火之中。



    只是雲梯很容易打造,燒燬一批也阻止不了敵軍攻城。



    不過在敵軍攻上城頭後,這種粗獷的火攻就派不上用場。



    大桶桐油、火油傾倒、潑灑出去,在城牆之上四溢流淌,是能暫時遏制敵軍的攻勢,但也會殃及自身,並且會將城牆上大量的木質障礙物點燃。



    赤扈健銳登城之後,也善借用被引燃的拒馬、鹿角等障礙物,往守軍所守的戰棚挑飛過來。



    粗獷的火攻在城頭行不通,那就玩細膩的。



    不是將火油大片潑灑傾倒,而分裝到瓷罐、瓷瓶之中,需要用時再點燃投擲到敵卒的腳下或陣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