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四章 望山津




    現在楚山有富足的青壯,只要所冶煉精鐵成本足夠低廉,哪怕是肩挑背扛,也能運出楚山販賣。



    泌陽有唐河水運接入漢江,現在有富足的青壯,可以組建一支更為龐大的運輸隊,將所冶煉的精鐵通往泌陽裝船,再經水運銷售荊湖乃至江淮等地。



    徐懷初定目標是楚山每月往外輸出五十萬斤精鐵,用這個先將新吸納的近五萬人口養活就好;而五千人規模的運輸隊,也會直接進行準軍事化管理;甚至還計劃在鑄鋒堂的名下,編一支運輸船隊,負責從泌陽將精鐵等物產,運往荊湖、江淮等地販售。



    這麼一來,楚山除了保持天雄軍一萬正軍、五千廂軍以及州院、縣衙及鄉司總計一千衙軍編制外,還將擁有三千營造兵以及五千輜重兵的後備編制;此外,鐵監、馬監、匠作院等都直接隸屬於工曹,上萬名匠礦役工,也可以視為楚山的後備兵員。



    唯有這樣的底蘊,徐懷有才信心將桐柏山守得固若金湯。



    徐懷進營帳暫歇,想著等入夜後再與周景、史琥等人前往沈丘、太和等地偵看敵情,卻不想天剛黑下來,就有急信從南岸送來。



    “……”史軫將急信遞給徐懷,說道,“鄭屠緊急著人送信回來,淮王前日遣使前往襄陽陳情,欲將韓時良部調往泗州!”



    “這孫子,一仗不打就要放棄徐州、宿州?”王舉虎目怒瞪,不可思議的問道。



    徐懷接過信函掃了一眼,神色平靜的將信函交由記室姜燮歸檔。



    徐州控泗水,宿州控汴水,是淮河下游北岸的兩大重鎮,城池堅固,又因為有泗水、汴水通淮河,不怕被敵軍圍困後援軍無法增援過去,應該來說是守禦淮河下游最重要的兩個節點。



    泗州當然也在淮河北岸,但緊挨著淮河,僅僅守泗水,沒有辦法將淮河下游北岸大片地域,都納入大越的統治之下。



    當然,徐懷之所以心情平靜,是早就料到這點;而且淮王遣使到襄陽陳情,明面上是請示襄陽,但這也僅僅是給襄陽表面上的尊重,



    即便建繼帝不準,淮王也會自行其事的。



    這也是楚山最初就行虛外而實內之策的一個主要原因。



    要是趙觀以及嚴時雍、葛伯奕、汪伯潛、楊茂彥之流,是敢於積極抵禦赤扈人的。



    他們敢於佔據徐州、宿州等重鎮不後撤,必然也會在壽州北面的渦水兩岸,佔據亳州乃至潁州等城,作為淮水中游的蕃屏。



    這樣的話,徐懷當然敢以新蔡為橋頭堡,對汝水北岸採取更積極的軍事行動。



    正因為預料到淮王一系會徹底收縮到淮河沿岸,意味著赤扈人的平燕軍有足夠的餘力分出精銳兵馬進入潁水沿岸,甚至有能力佔領潁州全境。



    徐懷倘若還將主力兵馬部署在孤懸淮北平原之上的新蔡城,唯一的下場就是極可能遭受數倍於己、且有大量赤扈精銳騎兵的敵軍圍困……



    現在嘛,倘若形勢不對,他們就可以直接放棄新蔡城,將不多的人馬撤回到青衣嶺、周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