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

    看堂前眾人喜氣洋洋,頗有“一人得道、雞犬皆得昇天”之志,言語間又不加剋制的貶低楚山,晉龍泉覺得又好笑又悲涼。



    晉龍泉在泌陽城作為縣尉司都將,比平民百姓要耀武揚威多了,但在唐州、泌陽官吏群體裡,地位只能說是微末。



    他的眼界聞識,看上去並不比在座大多都在州縣任吏或經營各種生意的眾人強出多少。



    不過,唐天德只要有機會到泌陽來,都會暗中與他接觸一番,互通消息,他今日又在驛舍與鄭屠細細談了大半晌辰時,晉龍泉還是很清楚當前的形勢是何等的惡劣,眼下只是難得的喘息之際罷了——在軍事上佔據絕對優勢的赤扈兵馬,目前正全力攻佔河東、河北未陷的城池,意圖先徹底控制住黃河以北的地域。



    晉龍泉沒有等晉家長孫晉玉柱醒來,說他這就去找知縣程倫英、縣尉朱通請辭,等將手裡諸事交待出去,就隨時可以陪晉玉柱動身趕往襄陽。



    走出榆錢巷,便是泌陽城東大街。



    街巷間難民不多,秩序尚好。



    這主要是汴梁淪陷之後,景王以京西、陝西、河東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勒令許蔡唐鄧等地城池緊閉城門,要盡一切力量疏導難民南下,而不是任其肆意湧入南陽及北部的城池之中,給這些城池帶去不可估量的負擔。



    沿途諸州縣即便組織賑濟,也都是在城外設粥場。



    反應及時,泌陽城內目前還沒有受到戰事太直接的劇烈衝擊,但晉龍泉作為縣尉司八都將之一,會負責城外粥場的治安秩序,也很清楚每天有多少難民背井離鄉倉皇南逃。



    州衙前停著數輛馬車,數名家丁正將數只木箱抬入車中,晉龍泉對這些人的面孔都不陌生,知道他們乃是知州董成身邊的家丁。



    看到這一幕,晉龍泉忍不住想:襄陽知府寧慈已經到泌陽,原知州董成這是要動身前往襄陽待命?



    董成作為原樞密院蔡鋌的嫡系,於桐柏山匪亂後期赴任唐州。



    兩次北征伐燕皆遭慘敗,劉世中、蔡元攸等人戰死,作為聯兵伐燕的主要推動者樞密院蔡鋌下獄問罪,蔡系在朝中的將吏也隨之分崩離析,或流或貶。



    不過,第二次聯後伐燕潰敗後,赤扈人隨即南侵河東、河北,朝廷無意也沒有精力對諸路監司的蔡系官員進行清洗。



    董成在唐州僥倖逃過株連,直到唐、鄧兩州並置南陽府。



    南陽府作為襄陽藩屏,董成受諸多條件限制,是不足以坐鎮南陽的,也許調往襄陽一輩子任個閒差,是他最好的宿命。



    景王在襄陽登基,襄陽便成新都,原襄陽知府寧慈雖說不足以坐鎮新都,但他歷任知鄧州、京西南路轉運副使、知襄陽府等職,身為士臣,又熟悉地方事務,卻可以說是南陽知府的不二人選。



    只是晉龍泉不知道寧慈已經悄然到泌陽就任了。



    晉龍泉心想他作為縣尉司都將,寧慈到泌陽他都沒有聽到一點風聲,也是真夠悄無聲息的,暗感可能就是這一兩天的事情,難怪昨天夜裡見到知縣程倫英大衙堂上愁眉不展,大概是擔憂董成走後,原唐州州縣官員會不會受到衝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