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九十八章 安排




    “那些都是細枝末節,即便阻止曹師雄執掌嵐州,也不可能扭轉什麼。”徐懷說道。



    “局勢會如何發展,我也不看透徹,但我想今日發生諸多事,朱沆郎君都有些坐不住了,這要是傳到景王耳中,怕未必能徹底明瞭你的心意吧?”盧雄說道,“我想這或許才是相爺要留給你的話……”



    “景王能不能徹底明瞭,那也是以後的事情,眼下是顧及不到嘍,”徐懷感慨說道,“此間事了,盧爺也去楚山吧!”



    “我去楚山,王番郎君要是對楚山行事有什麼不瞭解的地方,誰能解說一二?我這把老骨頭還沒有到動不了的時候,”盧雄笑道,“再說虜兵北撤後,倘若朝廷對王番郎君奪情,就得是萱小姐護送相爺的棺木歸鄉,我怎麼可能放心萱小姐身邊沒有一個人照應?”



    當世猶重孝道,既然看到汴梁會遭陷落,怎麼都不可能將王稟安葬在汴梁附近。



    照禮制,王番應扶柩返回郢州,並在郢州祖居守孝。



    不過,朝廷現在倘若啟用王番平息事端,待虜兵北撤後,也不可能一腳將王番踢開,多半對王番奪情,加以挽留。



    王番功利心頗重,盧雄還是瞭解的。



    特別是當下宮中要藉助王番、朱沆平息事端,王番、朱沆也就有機會、底氣在汴梁之外謀取有助於擁立景王的差遣,到時候當然會接受奪情留任;那就只能是王萱代父行孝,護送王番的靈柩返回郢州。



    當然,盧雄也能理解徐懷本意也是希望以此壯大景王一系的實力,甚至通過王番,將主戰派將臣凝聚到景王麾下。



    盧雄也恰恰能看明白這些,所以決定不去楚山。



    他想著先護送王萱扶柩歸鄉,繼續留在王家任事,將來徐懷與王番要是有什麼分歧,他還能居中說項一二。



    這顯然不是王孔、鄭壽能承擔、或者他們願意承擔的重任。



    盧雄心裡也禁不住感慨,以相爺識人之明,都難免曾對徐懷存有誤解,王孔、鄭壽二人怎麼可能會真正明白徐懷的用心?



    “好了,該說的話我都說了,我先回去了。宅子裡亂糟糟一片,還真不能離開太久。”盧雄直接走到一側,從屋脊往巷子裡躍去,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盧爺是真正看懂你的人哩,”徐武磧一直站在一旁沒有吭聲,這時候忍不住感慨道,“你或許真應該接受史先生建議,那應該是一條更容易走通的路!”



    “那條路對我們來說,或許會更容易一些,但最終難度更大;你沒看蕭林石他們都差點放棄嗎?”徐懷搖頭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