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地是也 作品

第33章 32章開放式行星

    從口若懸河的長篇大論的講述之中,華為對四顆內地大行星,做了心思縝密,仔細入微的分析,深入淺出的解剖,擴展了對像地球一樣另外幾顆行星新的認知。

    因此引出了對四顆類地行星怎樣的來一次自定義的探討?

    華為繼續陳述了下去:“在地面上,夜間時我們能看到滿天繁星,可以這麼的說,面對廣袤無垠的宇宙,是敞開著的一個視界,於是,選一個確切的詞,可否將地球視為是一顆'開放式‘的行星呢?”

    講到此處又停住了一下,華為覺得不能太掃大家的興了:“所謂‘開放式‘,就是毫無遮掩,毫無阻撓的與外界保持著暢通。站在火星上,跟與地球上一樣,面對蒼穹宇宙也有著開闊的視野,如若站在金星上,也是如此,在水星上更是裹露得一絲不掛。在這四顆‘開放式'的行星上,只有地球上,孕育創生出了我們人類。在其他幾顆上可否尋覓到具有生命跡象的事件來嗎?”

    說到這裡又止住了。

    華為緩了一下神,繼續道:“當我想到尼斯教授提到的,關於宇宙中將可能孕育了四種生命的存在形式時,讓我聯想到了金星,儘管我們人類派出的航天探測器,已經抵達到了那裡,但由於操之過急,未能突破金星稠密的大氣層,被強烈的風暴捲入後而毀滅,留在了那裡。假設在金星上孕育了一種生命體的話,由於他離太陽太近,接受到強熱的光照,使之熔點低的金屬容易熔化成了液態,如若條件允許的話,可能會出現液態金屬的生命體來。當轉到當陽的一面,金屬生命體會因遇高溫而慢慢的熔化成液體,當金星轉到背日的一面,隨著溫度的慢慢的降低,液體生命體會自行凝固起來,成我們無法想象的一個形狀,在這個過程之中,讓生命體很自然的如何獲得能量或釋放能量,這個過程,就是產生了生命跡象一個起碼的物理過程。然而,金星的自轉比繞太陽的週轉,還要慢,讓某一跡象跟外界交換的頻率太過慢長,將會視為死亡的墳墓,因此我們完全斷定,雖然金星上適合金屬液體生命形態的創生條件,但不能孕育出生命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