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邊野草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八章 小蓬萊

    其上每一層塔身上的彩繪,最少都是慧空以上留影,借崖塔留存,可磨礪人神意。

    事實上,崖柏道宗真正的瑰寶,除卻那功法傳承外,便當屬這三座崖塔。

    “九層哦?我記得宗內小雷昃,小文慧,也不過在六層打轉,還是在天崖塔,地崖塔,看來小清涼果然是靈臺宗最天才之人啊。”林末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條縫,很是痛苦。

    “我不過是更努力了一些,運氣更好了一些。”真君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運氣?努力?這些都是天才的託辭,不過謙虛的性格很好,我年輕時就因為太過年輕氣盛,惹了不少禍。”林末感慨道,仿若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想當年,他也是淮州內外,大名鼎鼎的天才僧侶,名頭之大,都傳到了益州小萬佛寺那邊了。

    如今看著蘇莎,就像看見了昔日的自己,唯一的不同,就是後者天賦更好,也更加年輕。“好了,上去吧,老和尚我就不耽擱你了。”

    林末看著真君,再次告誡道,“據你們天尊所言,這崖塔最上面有武道之後的秘密,不過神意如刀,確有兩刃,你可要心裡有分寸喲。’

    真君聞言,抬頭看了看高聳的塔身,點點頭。

    “辛苦祖師了。’

    “去吧,讓老和尚我,就這樣看著你,越走越高,越走越遠吧。”林末和尚微微揚了揚下巴,隨後整個人躺在椅子上。

    藤椅在搖晃。

    他好似累了,緩緩閉上了眼,瘦的跟雞爪般的雙手,靜靜地搭在身上。

    此時晨光依舊熹微,不算晦暗,卻也不算鮮豔的夜色,如幕布般將其覆蓋。

    真君在原地站了兩息,禮貌地再次行了一個佛禮,這才轉身走入崖塔。

    崖塔內部很小兩。

    一共九層,越往上面空間越小。

    每一層也極為空曠,最顯眼的,便是牆壁上一張張人物彩色壁畫。

    比起外塔之上,塔內的彩繪才真正是觀想圖。

    本身顏料便是由一種名為顏石的奇石磨出,用之為顏料,繪出的壁畫,可歷歲月摧殘而再加上有高手大佬的神意烙印,自然能留存許久。

    其上每一幅彩繪之旁,都有複雜的人物簡介:

    粗略看去,如:

    ‘崖柏道宗天崖第十六代道子,鴛鴦離恨刀,趙諾,年少成名,愛刀如命,中年失意,凝鴛鴦藏刀法身,留印於此.

    ‘崖柏道宗,地崖第二十一代道子,元了道人言波旬,少年修佛,青年由佛轉道,壯年神功大成,凝元崖空無法身,故留印於此,

    ‘崖蘇莎新,人崖第三代道子,混元無極帝祁,少年第一,青年第一,壯年一流,凝混元無極法身,故留印於此.

    一層近三百多幅彩繪,意味著立塔以來,共三百多位慧空,可想而知當年的崖柏道宗有多強勢。

    在此練武,受如此多神意壓迫,長此以往,類似於負重訓練,自然能達到加速效果。只是需要把握一個度,免得被壓垮而已。

    真君繼續上樓。

    二樓佈局與一樓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區別,不過彩繪數量要少些,不過一百多幅。

    應該是一樓中那些慧空中,更進一步的存在。

    如言波旬,帝祁等人便在其中。

    繼續上行。

    三樓,四樓

    上行過程中,壓力越來越大。

    同時彩繪數量也越來越少。

    達到第八層時,其上彩繪不過區區二十九幅

    此時其上的大多人物簡介,已經由凝練某某法身,變為凝練某某法相

    若是在當時的時代,每一人都是一流人物。

    真君平心靜氣,很快踏上第九層,視線越過樓梯盡頭,筆直地看向上方。

    其上佈局略有不同,石材換成了灰白色,通體由大塊石頭打磨而成,給人以粗獷原始之感,全然不像樓下的道門建築。

    樓口有一行,為人用指甲劃刻之字:

    “慧空以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