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皇帝難做

    如何?

    還能如何?

    事賞死事,恤孤寡,他們難道還可以反對?誰敢反對,名聲就臭了啊!沒死的軍官士卒和死了的軍官士卒的家屬能他們活撕了。

    群臣齊齊道陛下聖明。

    唯有大農令孔僅和自己僵持了一兒,硬著皮站出來“陛下,建設學官費……國庫或許力有不怠。”

    這才剛打完仗呢!就算大將軍他們從匈奴那邊牽回來大量牛羊,也不一定頂。

    大軍出征,軍功得賞吧?傷員得治吧?死者得安撫其家屬吧?損毀的盔甲兵器得補充吧?樁樁件件盡是費錢之事。

    陛下向這邊掃眼過來,孔僅便慌忙垂下眼去,有些懊惱自己站出來說這個——等到犒賞完軍隊以及撫卹完死事再拿著賬進宮,私底下和陛下說,可能更好一些?

    “不妨事。”陛下語氣裡仍帶著笑,“之前有一些好心人送了朕不少財,約莫是五十六萬石粟,一萬千畝土地,兩千餘間房產,一千五百多名奴婢,以及金銀、契券、帛布、古董書籍若干,足夠了。”

    孔僅反『射』『性』接了句“居還有人這麼好心?”

    快傾家『蕩』產了吧?

    劉徹一正經點,“是啊,都是好心人,朕親自寫了賦賜予他們,都是大漢忠臣,朕絕不吝嗇嘉獎。”

    ……

    “姓劉的!你恥!”

    某些家族裡爆發出憤怒地喝喊。這些家族掌權人面前都擺著同一個東西——

    一份帛布,上邊書法倒是矯若驚龍,所記之賦也是絕麗之文。唯一微妙的是,這些賦皆為同一首,內容是感謝他們為學官孤兒捐款。

    各家族掌權人氣得臉『色』炸紅,彷彿有白『色』氣體要從頂飛出去了。

    又是送錢,又是擺低姿態,居就換回來一張廢布,一首破賦?

    他們之前為什麼欣喜若狂?還不是漢這個國家一個蘿蔔一個坑,而蘿蔔要佔坑非常艱難,要麼有長輩做官,將你舉薦為郎吏——也就是官員預備役,這個名額還只有一個,你得和同族人一起競爭,在長輩面前表現,才能得到名額;要麼你才華品行出眾,當地郡守願意你舉薦上去;要麼耐心一些,去考個小吏,一步步往上爬……反正,哪怕他們是士人,也不是當官就當官的。

    而如往後只科舉取官,情況立刻就不一了,尋常人家哪裡能讀得起書?還不是他們這些士人壟斷朝廷的重要官職?就算有人讀得起書,他請到的老師能有士族裡的好?他每天能有多少時間唸書,而不是被迫忙於生計?他有錢買得起竹簡,換得起筆墨?種種資源傾斜下,恐怕只有張良再世,蕭何重生,才能在科舉裡爭得過士家子吧。

    原察舉制下,他們是連成利益都沒有,科舉一出,朝廷重新洗牌,利益重新分配,他們能共同去爭其足足九成利益,豈能不狂歡?

    至於不懷疑劉徹目的……他開察舉制,就是為了讓官場“活”起來,以前官員子孫能受父蔭,便連士人都不一定能爭得過這些在位官員,察舉制便是為了打破“官的後代還是官”這個情形,於是,他們才猜測科舉制是大漢天子進一步打破桎梏的式。

    現在……

    “打破是打破了,劉徹這一手真是妙啊——”士族咬牙切齒,“大多數平民沒有家資供他們唸書,死事子嗣便不一了,國家就要撫卹他們,予金錢與吏位,如今再添一個供他們習經學,朝廷還是供得起的。學了經學,就能被擇為吏,若是有心爭一爭,拒絕當吏官,而是直接去考科舉,當有秩之官,未曾不可。”

    但是!

    但是這些人來考科舉,就是在跟他們爭利益啊!來獨佔九成的利益,現在他們要和外人共分了!

    這一天,有多少人氣到吐血,有多少『藥』材鋪子補血順氣的『藥』材被搬空,不得而知,反正,他們氣他們的,兵卒們高興兵卒們的。

    “這說,以後俺們娃兒就能當大官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