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哲 作品

第1475章 慈不掌兵

 
而這回要這個伏擊戰,商震不可能把久經陣仗的老兵們都調到前面來,原因自然是睵往前傷亡多越大而老兵卻很金貴。

 
所以他才會安排那些後來的與日軍已經有了血仇的新兵過來。

 
他才不管一會兒開打之後,這些新兵怎麼跟日軍打呢,不管是用盒子炮射擊或者是拉開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慈不掌兵啊!

 
戰鬥中沒有不死人的,只不過死的是多或者少罷了,一個好的主官就是用己方儘可能少的死去換敵人更多的死。

 
可若是這個主官連己方一個人的死都見不得那又如何指揮戰鬥?

 
後世,有子女問某位共和國的元帥,你指揮了那麼大的戰役,你為什麼從來不談自己的軍功?

 
那位元帥說,那個又有什麼可說的呢?那是內戰啊,那是咱中國人打咱中國人,有多少個母親在管我要孩子……

 
而這就是內戰所造成的悲劇,都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可是真的就不打了嗎?那也只是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那想當年,白起還坑殺了四十萬降卒呢!

 
那叫四十萬哪,想想都可怕!

 
後世軍迷都說,我喜歡看打仗可是我不喜歡政治。

 
可惜了,哪場戰爭不是政治的延續?哪場戰爭沒有政治的色彩?

 
若是站到了勝利者的一方,那就咋說咋有理了,若是站到了失敗者的一方,那也只能是炮灰。

 
可是歷史潮流真的就永遠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嗎?

 
顯然那也是不對的,否則為什麼偉人說“戰爭的偉力屬於人民”,否則為什麼某人在抗戰勝利後卻把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爛?最終敗退到了東南隅的一個小島上?

 
歷史的車輪滾滾聽起來很抽象,可是那車輪卻是所有天下的老百姓推出來的,正如某位將軍說,淮海戰役的勝利那是人民群眾拿小車子推出來的!

 
民心向背,終究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