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443 最大的耗子

    後來成吉思汗滅西遼,這裡成了察合臺的封地,建都阿力麻裡,就在今天的霍城附近,是蒙元時期中亞的第一大城。

    清代平定準噶爾地方政權之後統一了新疆全境,設總管伊犁等處將軍統管新疆事物,簡稱伊犁將軍。先後修建了惠遠、寧遠、熙春、綏定等9座城,以慧遠為中心,成眾星拱月之勢。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這片地區的歷史很悠久,一點不比中原古都的時間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新疆的中心並不是烏魯木齊,而是伊犁。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從那麼久以前人類就把此地當做重要的城市呢。縱觀歷史,凡是建城立都的地方無非就是三種情況。第一,交通發達;第二,易守難攻;第三,氣候地理環境適合發展。

    伊犁地區,也稱伊犁河谷,伊犁河從此流過,一直向西進入哈薩克斯坦,形成了一片夾在山脈中間的狹長盆地,或者叫平原。

    古時候人類還沒有戰天鬥地的能力,想吃飽飯必須找適合耕種、適合放牧的地方聚居,伊犁河谷就是這麼一片肥沃的土地,還有比較不那麼艱苦的氣候。

    單就疆省地區而言,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佔了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還多,人口卻只有2000多萬,和北京市齊平。為啥人口這麼少呢?是因為偏遠嗎?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水。

    從整體而言,疆省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戈壁和山區,降水量比較低,水的主要來源是積雪融化形成的河流。人類的耕種、放牧、生活用水,在這裡想靠下雨是解決不了的,只能挨著河流居住。

    去過且走過大部分疆省地區的人應該知道,凡是有河流的地方都已經住滿了人,種滿了地。一旦離開河流,不到幾十公里,甚至幾公里之外就是乾旱貧瘠的戈壁灘,或者黃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漠。

    而伊犁河谷地區從古至今都是森林密佈、綠草遍地、氣候適中、水量充沛、且物產豐富的自然寶地。不光古人這麼想,倖存者們也這麼想,同時還這麼幹了。

    做為疆省倖存者的最大團體,救贖者一開始主要是分成了兩個部分,伊寧一部分,烏魯木齊一部分。經過幾年的發展變化才最終決定合二為一,選擇伊寧做為主基地,同時放棄了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