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斗 作品

第309章 範溪家的賊

    助教可不會相信國家博物館那張藏品會是周林畫的贗品,他認為周林畫的再好,終究不是原作,便提示鹿笙兒,臨摹學習還是需要按照原作的路子走,怎能跟著臨摹的作品臨習?

    因此還是想讓鹿笙兒使用自己那幅昂貴的複製品,甚至同意將複製品留下來幾天,而不是每天拿過來再帶回去。

    只是這個時候他是不敢再提複製品價值多少,人家一張仿品就花了五十萬,還不說其他物品的價格。

    鹿笙兒已經對博物館那張藏品起了輕視之心,當然就更加看不上覆製品了,何況複製品製作的即使再精美,還是無法和手繪的效果相比。

    周林那張作品一掛上牆,便撲面而來一股雄渾的氣勢,兩廂比較,明顯不同,手繪的作品更有靈魂。

    鹿笙兒認為,周林那傢伙人雖然不怎麼地,畫畫還是有兩下子,賣的東西也算靠譜,臨摹的話還是用他畫的《行旅圖》保險一些。

    見鹿笙兒堅持用周林的臨摹稿,助教也是很無奈,旁邊的男同學趁機提出借他的複製品用,助教極不情願,但想到有此由頭,便有藉口天天來教室,於是忍痛答應下來。

    鋪上五十萬買的絹,研了價值三十萬的小墨頭,泡開千年古筆,鹿笙兒便重新開始臨摹《行旅圖》,不時有好事同學湊過來,看那價值萬金的繪畫材料,然後去和別人嘀咕:鹿笙兒買的東西都是新的,她肯定是上當了!

    那個小子終究還是個騙子!

    他那麼有錢,都是騙來的!

    不管同學和老師怎麼看,鹿笙兒上手不久,就有了自己的認知:原汁原味的材料,果然很重要!

    同樣的線條和筆墨,在範溪同款絹絲上,畫起來就是順手,也更容易出來範本上同樣的效果。她在很多細節上,終於能夠感受到範溪為何那樣去處理,因為在材料的限制下,那樣處理更容易達到目的,所以畫起來不會感到擰巴。

    而那種擰巴感,是在之前材料上繪畫,為達到原作效果而一直存在的,現在則完全消失了!

    鹿笙兒越畫越舒服,連一直在旁邊觀看的楚千芊都察覺到她狀態的變化,連誇笙兒姐畫得好。

    助教過來看了一會,發現鹿笙兒下筆還真有了提高,心下黯然,有心再挑些毛病給她示範兩筆,可想到絹絲那五十萬的價格,若非鹿笙兒自己提出請求,他還真不敢造次。

    可惜的是,鹿笙兒畫的入神,根本就忽略了他的存在,就算聊天也只是跟楚千芊偶爾說上一兩句,一直沒給他任何機會……

    周林回到家,李青還在認真工作,在幾臺機器上加工陣盤球的零部件和切割祭銀石,跟據周林的要求,她又設計了幾個不同規格尺寸的陣盤球,每日裡白天在機器上幹活,晚上則進行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