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 作品

第1032章 日曆

    郵差繼續說道:“所以魏先生到了西河灣之後,每天除了治病救人,就是在培育新莊稼,金先生也全力支持,專門派鏢師去極為遙遠的南方,為魏先生尋找良種!”

    “金先生魏神醫都是菩薩心腸啊!”

    “是啊,可是……兩位先生會種地嗎?”

    百姓們感激金鋒和魏無涯,也同樣質疑他們是否會種地。

    “各位老鄉這就小看魏神醫了,他種藥材種地都是一把好手。”

    郵差說道:“魏先生今年春上種的稻穀,三畝地收了七百二十多斤!”

    “我的天吶!一畝地合兩百多斤?”

    百姓紛紛瞪大眼睛。

    稻穀之所以難以普及,一是因為嬌貴,需要一直澆水灌溉,第二就是因為產量太低了。

    用心去伺候,一畝地能收一百多斤都算是高產了。

    這還是帶著稻殼的重量,如果去殼會更少。

    魏無涯一畝地能收兩百多斤稻穀,遠超平均線。

    “小哥,金先生給魏神醫找來了什麼良種,能打這麼多稻穀?”

    民以食為天,百姓們原本對秦地的戰事很感興趣,可是聽到魏無涯種的稻穀每畝地能打兩百多斤,對這個更加好奇了。

    郵差在正式工作之前,集中到西河灣進行過突擊培訓,金鋒在培訓會上交代過,郵差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宣傳第三版塊的農業知識。

    聞言說道:“金先生找來的良種,明年才能實驗,魏先生今年用的就是咱們大康常見的稻種。”

    “那他怎麼能打這麼多糧食?”百姓問道。

    “因為漚肥!”郵差回答。

    “什麼是漚肥?”

    百姓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大康目前還沒有生產化學肥料的條件,百姓在清理茅房的時候,把糞水澆到地裡,就算是施肥了。

    先不說這種施肥方式的利用率,也不說是不是科學,關鍵是農家肥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啊。

    一家人攢一年,能攢多少糞

    水?又能澆多少地?

    百姓不是沒有施肥意識,而是沒有肥料。

    聽說金鋒找到了制肥的辦法,馬上來興趣。

    “大家別急,我現在就告訴大家怎麼漚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