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29章 宗家疑雲

    盧燦微微欠身,笑道,“會單獨列館,您老隨時可以去查看。”

    “就是一句感慨,阿燦你不用介懷的。老宗,去你店裡?”老頭子擺擺手,又回頭對宗越笑笑。

    “走!”

    和王奶及朱蕊揮手作別,盧燦一行人來倒宗家。

    宗越的妻子幾年前去世,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目前他和小兒子一家一起生活。

    “王伯,您來啦,坐!”說話的這人叫宗憲偉,年齡四十不到,笑容滿面,相貌及身材與宗越有著四五分神似,嘴皮子挺溜索,“歡迎歡迎,盧少東家,還有盧夫人快請進!家裡侷促,讓您二位見笑!”

    盧燦與他握手時,眼神再度凝了凝。

    宗憲偉的手掌幾乎與宗越一樣——虎口處老繭厚重,手指關節粗大。

    這個兒子,是宗老的衣缽傳人?

    一行人走進宗古軒。

    宗古軒的店面格局,甚至比王家畫鋪還要侷促。竹筒樓只有三米寬,左側是弧形櫃檯,裡面是多寶閣,放著各色各樣的古董,右側是一米寬的行人過道,牆上懸掛著裱好的中堂畫以及各種字幅。

    與在大都會任職,拿著不錯薪水的王老不同,宗越這些年只靠“宗古軒”古董店生存。

    中國經濟還沒有崛起之前,中式古董的價位一直處於低水平線,想要靠古董店在唐人街生存,並不容易,因此,宗越也會寫寫字、賣賣中堂畫什麼的。

    盧燦站在牆邊,看了幾幅宗越的字。難怪王老在書法上認為自愧不如,宗越的行書如流水湯湯,楷書齋莊中正,草書大開大合,各有特色。

    好則好矣,可盧燦總覺得這些字中,缺點什麼。

    現如今的他,在鑑賞上的眼力,妥妥的大師級,很快就找到問題所在——宗越的書法,有點像拓印,結構嚴謹佈局合理,筆力勁道都有,唯獨缺的是提筆人自己的精氣神。

    緊接著旁邊一幅《曹全碑》,更證實了盧燦的看法。

    《曹全碑》是東漢末王敞等人為感謝合陽縣令曹景完在任期時的功績而立的功德碑,是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後世學習隸書的人,最喜歡以它來臨摹。

    盧燦在這篇《曹全碑》文上,清晰地發現,他自己也很擅長的“雙鉤”臨摹法。

    “雙鉤”是中國書畫創作中經常用到的技法,其特點是在左右或上下兩筆鉤描合攏,構成框架,繼而在框架中著墨、填色。

    雙鉤不僅被運用到書畫創作中,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用途,那就是“臨摹”!

    額,沒錯,“雙鉤填色”不僅是書畫創作的手法,也是“仿作古字畫”最常用的手法!

    這一發現,越發證實盧燦的猜測。

    宗憲偉陪在一邊,盧燦附和著誇讚了幾句,心中卻在猜度,宗家究竟是哪一門的傳人?

    宗越今年七十四歲,出生於1908年,按照年齡推算,他的在三四十年代,應該已經很活躍。

    也不知宗越當初做了什麼,讓宗家老祖宗白華惱怒如此——宗越遠走北美唐人街隱居,有點類似於“放逐”,幾乎可以肯定,與宗白華老爺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