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69章 南大舊事

    那婦人一愣,“您......認識外子?”

    “不認識,不過......我們在雅苑當鋪見到一尊媽祖像......”田樂群被盧燦提醒後,也想起在哪兒見過這個名字——那家當鋪的當票背面所寫文字的留款姓名就是林長青。

    剛才盧燦聽到“長青”這一名字時,盧燦感覺耳熟,這不隨口一問,沒想到竟然真的遇到正主。

    婦人臉色一黯,再度勉強笑笑,“兩位一定請下那尊神像了吧。媽祖像原本是我公公家傳的物件,去年十月份,老爺子被檢查出食道癌,做手術要花一大筆錢,沒得辦法,我丈夫趁他住院把佛像送去典押......哎......兩位善心,合該與這尊媽祖娘娘有緣。”

    沒等盧燦開口,田樂群已經解釋,“老闆娘,當鋪大掌櫃開價一萬八,可我家阿燦看了當票後面的字,說這件東西是人家心頭之物,一定是迫不得已才拿出來抵押,不好奪人所愛。你們要是再打算贖回來,找人按照這個價格往下談,指不定還能便宜點,不用什麼市價一倍半。”

    不僅解釋盧燦沒有乘人之危,還順帶著給對方出了個主意。

    盧燦微微一笑,以褚家的處境,怕是與那尊媽祖像無緣。大排檔每天看似流水不少,可扣除地皮租賃、稅收、進貨成本、物資損耗之後,其實沒多高利潤,否則林長青也不會一家三口都上陣。

    所以,他有打算稍後讓阿忠或者穆方再去一趟當鋪,將那尊媽祖像買下來。

    想到這,他又想起一事——當票背面的那行鋼筆楷體字,骨架嚴實,筆鋒剛中藏柔,可不是普通新加坡華人能寫就的,沒個幾十年功夫,寫不出那筆字,便微笑問道,“老闆娘,你老公的鋼筆字不錯,練了很多年吧,怎麼來這裡燒大排檔?”

    大排檔為追求效率,往往使用大功率液化氣灶,快火猛燒,因此大排檔又叫“燒排擋”。

    興許是田樂群剛才不找零的舉動讓她有些觸動,又或鬱悶許壓在心中很久想找人傾吐,那位婦人輕輕嘆了口氣,“我公公......之前是南大教授,外子和我都在南大附屬編譯院上班,家境還不錯。外子從小在公公督導下練習書法,鋼筆和毛筆字都很出色。只是後來......南大拆分,我公公反對,被那些人尋了個藉口解聘,連帶著我們夫婦也受人臉色。外子一氣之下,從編譯院辭職,開了這家燒拍檔。”

    盧燦一怔。

    南大拆分事件,是大李總執政新加坡三十一年中,少有的被人詬病的事件!

    1950年,新加坡橡膠大王陳六使出資五百萬,再加上新加坡各界華人捐贈的一千五百萬,共建世界歷史上第一所海外中文大學。

    此舉在當時南洋地區引發巨大轟動,陳六使也憑藉此舉一舉成為南洋華商領袖。

    但是,大李總上臺之後,情況發生巨大轉變。

    他認為,如果讓華人勢力過大,必然有礙於新加坡發展之路,華語教學出來的畢業生,未必能夠在政府部門或私人領域謀得一職,也不利於新加坡融入周邊國家,容易造成族群衝突,因此,他主張南洋大學應該英語教學,以及在教材中儘量“去中國化”。

    就事論事,如果沒有大李總的這一思想,新加坡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誰也不好說。

    他首先在中小學推行英文教學,斷其生源;繼而壓縮南洋大學教育經費,陷其窘境;再者在政務人員招聘時設限——不會講英語者不錄用,南洋大學畢業生嚴加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