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297章 陳老別院

    胖瘦二頭陀,嘖嘖稱讚。

    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這倆貨要是看見我在京城的院子,那還不得驚掉下巴?

    盧燦翻翻白眼,鄙視之!

    李成偉在幾人身邊,微笑著介紹,“這座院子,是民國十二年,我外祖父主持建設的別院。他每次來新加坡,都住在這裡。我父親生前也很喜歡這裡,於是,我外公北上時,就把這座院落劃給了家父。再後來,得我大哥二哥相讓,這棟別院歸到我的名下。”

    原來是陳嘉庚先生所建,盧燦忽然想到柔佛的柯家園林,兩家院子風格上很近似,只是柯家的院子更大更精細,說不準兩家是同一批工匠建造。

    說來也挺有意思,柯家柯鵬樂先生祖籍閩省同安,陳嘉庚先生祖籍同樣閩省同安,兩人同鄉同時代同為富豪,想必交往不少,可是最後,卻因為意識問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延綿到當代,柯家成為新馬華資的幕後決策者。

    而陳老一脈,只剩下李成偉依然舉著左派大旗——沒錯,前文一直沒解釋為什麼盧燦在兩年前的合作中,突然選擇南益集團作為夥伴,其原因就在此。

    左派雖弱,可李成偉一直還在堅守。

    盧燦一貫主張左右平衡,他既然從楊啟林老爺子那得知這一消息,自然不會放與李成偉交好的機會——1990年,中新正式建交之後,那時,才是李成偉的出頭之日。

    歷史也證明這一點。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南益集團相關金融企業,快速擴張,先是入駐華僑銀行擔任主席,再是拿下新加坡第六大銀行吉寶銀行,又出手買下香江永亨銀行。進入兩千年後,勢頭不減,率先入股寧波銀行,這可是香江寧波幫都沒有的待遇,再由中銀香江牽線,順勢拿下印尼美通銀行,以及荷蘭國際集團(ing)的亞洲私人銀行業務。

    其吞噬速度之快,令人駭然。

    如果說背後沒組織支持……呵呵……付出,總會被人看見!總有人會記住貢獻!

    盧燦真是深知這一點,順手結個善緣。

    更何況,八十年代的新加坡經濟圈中,左右界限已經很模糊,李成偉算是南洋最後一代左派標誌,自他以後,南洋再無左右。所以,當盧燦提出讓南益集團李成偉,加入新加坡石油精煉中心的股東會時,原本還以為要做說服工作,結果發現,現場有詫異,無反對。

    參觀完李家院子後,幾人回到正房,門廳前站著一位中年婦女,身邊是一位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是李成偉的夫人和女兒。

    李成偉的夫人是香江沙田積存圍人,聽聞田樂群來自田心圍,很是親熱——積存圍現在已經改名大圍,有九廣東鐵大圍站,與田心圍相距不遠,步行五分鐘,妥妥的同鄉。

    她倆倒是很快拉呱起來。

    李成偉帶著盧燦幾人,直接進入後廂房,前天回來他已經將準備出售給盧燦的藏品,全部收拾一遍,拜訪在廂房的一張木榻上。

    自從盧燦、許佳聞、許家耀踏足李家之後,三人的眼睛就沒停止過梭巡。

    李家院子的諸多陳列品,都是古董。

    盧燦至少看見兩隻清乾隆朝的大器賞瓶,清末民初的粉彩和廣彩瓷器更多;一件清末紫檀鏤雕八扇大屏風,廣式風格,正房大廳的海黃雕花八仙桌以及配套的官帽椅,同樣是清末民初廣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