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231章 廣交會外

    那個年輕人也嚇一跳,站定身子後連連點頭賠笑,“大兄弟,你們是來參加廣交會的吧?能說說想定什麼貨?我可以幫你聯繫……”

    說著,他拍拍胸口,很自信,“羊城周邊,十里八鄉,犄角旮旯我都熟,什麼廠子產什麼貨,貨品好壞,我都能給你搞定!”

    說到這,他還衝著丁一忠眨眨眼,放低聲音,“我還能幫送上船,你還能省一筆過關稅……”

    這就是“線頭”,最簡單的貿易掮客,兼職“私運”業務。

    丁一忠將他往外推了推,“謝謝,我們不需要。”

    這種人肯定不是一個人,背後肯定有一個團伙,沒必要得罪這些蛀蟲。盧燦對這位年輕人笑笑,“我們就是來看看熱鬧的,沒想著買什麼。”

    盧燦的穿著雖然簡單,可怎麼看也和羊城本地人不同,更何況他的脖子上還掛著一張嘉賓證。那位捲髮花格子哪裡肯放行?他甚至張開雙臂,“大兄弟,遊玩也沒關係,我知道羊城哪兒好玩。”

    我去,這還黏上了?盧燦示意丁一忠別理會對方,直接走就是了。

    阿忠將對方推開,盧燦和阿木快步從這位花格子身邊經過,抵臨廣場。

    沒想到,廣場旁邊剛才看熱鬧的一堆人,這會兒忽然湧了上來,將他們三人團團圍住。

    “同志,我是xxx廠家……”

    “同志,我們地區的土特產、手工藝很出名的,你可以買點帶回家……”

    “先生,我們廠的農機遠銷亞非拉……”

    諸如此類的詢問,瞬間將盧燦包圍,而捲髮那位花格子,瞬間就被擠出圈外。

    這就是兩千年以前,廣交會上著名的“會外會”。

    七八十年代,國內廠家想要參加廣交會,可不是那麼容易,不僅需要地區和省府的推薦,還要經過廣交會的貨品評審會審定。層層審核之下,想要在會上謀一個攤位,難度相當大。因而,很多想要做外貿生意又沒能拿到參會證的廠家,會派出業務骨幹在主會場外,向來往賓客推介自家產品。

    這種會外會持續幾十年時間,一直到網絡商貿興盛起來,才算斷絕。

    阿忠和阿木,一左一右將盧燦護住,艱難地在人群中挪動腳步。

    幸好廣場上有治安員,看到這邊的圍堵嚴重,跑過來大聲呵斥,一部分人主動疏散,剩下幾個雖然心有不甘,可怎麼也不敢如剛才那樣逼近。

    在幾位治安員的協助下,盧燦“突出重圍”,讓他有一種“逃出生天”的感覺,長長地吁了口氣。

    盧燦並沒有介懷這種行為是否禮貌,也沒有去介意這種行為合不合法。他很理解,國門漸開,國人所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想要改變命運、改善生活的熱情。沒有這種熱情,就不會有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廣交會的會外會,只是縮影。

    盧燦在感慨,渾沒在意剛才那位捲髮花格子,在距離十米遠的地方,眯著眼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