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達到騰衝

    筍乾用清水泡軟,漂洗乾淨後放入鍋裡煮15分鐘,煮好後撈出,擠幹水分備用。

    木耳用溫水泡發後,去蒂,清洗乾淨,用手撕成大小均等的塊,瀝乾水分備用。

    青蒜擇洗乾淨後切成4cm長的段。

    幹香菇清洗乾淨,用溫水泡發後去蒂,瀝乾水分備用。泡香菇的水不要倒掉,放在一旁沉澱。

    炒鍋入油,油熱後轉小火,放入幹辣椒、蒜末,爆出香味後撥到鍋的一邊,轉大火燒熱油後,放入醃製好的雞塊,煸炒至雞肉表面略黃,盛出。

    將瀝乾水分的筍乾、香菇、木耳放入鍋內煸炒,然後倒入泡香菇的水,大火煮開,加入鹽、白砂糖、老抽,再煮5分鐘。

    倒入雞塊,再倒入啤酒,蓋上鍋蓋,中火燜15分鐘,撒上青蒜段即可。

    李瀟將這個黃燜雞的做法放在了社交平臺上面,讓粉絲們自己保存製作。

    光顧著給大叔治病了,都忘了自己還是個美食主播。

    這次的美食做法,可都沒有告訴大家。

    好在大叔提醒了自己。

    將這個黃燜雞的做法掛在了社交平臺上之後,李瀟不忘在後面補充,這個做法來自於這家小店。

    看過直播的網友們甚至還為這個小店寫了故事,讓這個感人的故事隨著這家店,以及這家店的黃燜雞做法一起,傳播了出去。

    不少人被這個故事裡一生與人為善的大叔給感動,紛紛跑去店裡吃飯。

    店裡的生意紅火了起來,大叔的身體也越來越好。

    小女孩後來好好學習,成績很好,甚至還有很多次拿了獎狀回家,就被大叔貼在了店裡。

    這店裡慢慢的就有了一面獎狀牆。

    大叔有了錢,將這家鋪子買了下來,再也不用擔心房租的事情。

    小姑娘後來成為了一個老師,將這個故事講述給了她的學生。

    她的親生父母始終沒有出現,不過她被大叔養大,老了之後也十分孝順,給他養老送終。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的李瀟帶著糰子,開車繼續往南邊去。

    繼續往南,順著高速公路走,就到了保山。

    李瀟接下來的目標,是保山騰衝。

    騰衝是個很不錯的旅遊景點,尤其是秋天的時候。

    在騰衝,有個銀杏村,據說村裡種滿了銀杏樹。

    等到秋天的時候,鋪天蓋地都是黃黃的銀杏葉子。

    當然,在騰衝,自然也不缺少好吃的美食。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又會遇到什麼有意思的人或事呢?

    來騰衝,不得不吃的自然是被列入了“雲南十大名菜”之一的騰衝大救駕。

    李瀟漫步在騰越街道玉璧社區的古道上。

    玉璧古道,又名大官道。

    傳聞明朝崇禎年間,大旅行家徐霞客沿著此道進入騰衝,相隔僅僅二十年,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又沿著這條古道逃難至騰衝,停留四天,並留下敕封炒餌塊為大救駕的傳說。

    這便是大救駕的由來了。

    李瀟開啟了直播。

    直播畫面中,李瀟的臉一出現,一大波彈幕就冒了出來。

    “主播!!好久不見!!”

    “這次是真的好久不見了,有個七八天了吧!”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在的我已經好幾天沒有見到主播了,那豈不是就是我已經二十多年都沒有見到主播了?”

    “前面的誇張了吧,難不成二十多年之後你還會記得主播嗎??”

    “記得,怎麼會不記得,二十多年之後我也就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中年婦女罷了,對於自己小的時候喜歡過的主播,怎麼可能會不記得呢。”

    “說得好,別說是二十年,就算是四十年過去了,那我也會照樣記得主播的!”

    “別說是四十年,就算是一百年過去了,我也照樣……抱歉啊主播,百年之後我已經在土裡了,沒法記得你了。”

    “哈哈哈前面的笑死我了,百年之後,要我說等我百年之後,我照樣會在墳頭放主播的直播,沒一妻我都放,而且是循環播放。”

    “前面的,難不成你就是傳說中的腦殘粉嗎?”

    “咳咳咳,這就太過於誇張了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