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啊 作品

八六一 誰能過情關

    陽西城破之後,大量教徒竟然自發開始反抗,縱然羅鴻已經不會再回應他們的祈禱。

    還有那些各種什麼“九天玄女轉世”“電光王轉世”,暗中聚集教眾,打算先保命,再轉移陣地,進行發展。

    不過李福德早有準備,在處理了一部分極端反抗分子之後,便將陽西百姓收整,家家戶戶收查邪神神像,打亂戶籍,拆分宗族大姓。

    這些人剛剛經歷一場血戰,膽氣已破,只有那些自呂宋來的奴隸,更是面無血色,不知道往後該何去何從。

    李福德打算為其落戶,呂宋人種,其實也屬於越民,應該說緬甸,泰國一帶,都是古越民遷徙過去的。

    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一個越國,後為楚國所滅,而後壯語也和泰語極為相似,屬於一類語種。

    不過最為珍貴的,還是羅鴻的那些船隻,都是百年老木,以桐油浸泡,刷漆固鐵,而上面的船員,還知道前往倭國,呂宋,朝鮮,乃至於東南亞一帶群島的航線。。

    這對開闢海上商路,是極為有用的。

    而李鄲道坐著南極老人法身所化的碧眼仙鶴,先是對葉法善等真人告謝。

    葉真人,蘇真人兩個見著李鄲道來告謝,便道:“貧道二人稍微思量了一下,決定還是往瓊州去,帶著二三十個弟子,到那傳教,以全天師之德。”

    李鄲道知道這兩位是見兩方大戰,殺戮頗多,因此打算眼不見,心不凡,少插手進凡人的戰爭之中。

    只是他們也並沒有勸李鄲道如何如何,只是感嘆:“我們眼中看得生,見不得死,看得合看不得離。”

    “或許是心境修行不夠,元神已經有了些不清淨,不好逃著山上去,但是跑著瓊州島上去,教化那些蚩尤遺族,貧道的決心還是有的。”

    “是貧道的錯。”李鄲道聽聞:“兩位真人若有需要,貧道當赴湯蹈火。”

    “哈哈哈,只需我道昌隆,我們便心滿意足了,哪裡需要你赴湯蹈火呢?”

    葉法善說罷,便和蘇玄朗,腳下踩著一片芭蕉葉,橫渡海洋,往瓊州島去了。

    而萬振也道:“閔地還有諸多鬼神未清理,貧道也需要帶著西山弟子,前去收尾,傳我淨明道法。”

    “有勞萬師兄了。”李鄲道作了一禮:“羅鴻之事處理完了,便已經算是將地基穩固,接下來便是弟子們的傳道之功了。”

    “不必客氣。”萬振開口道:“反而是你玄真弟子,終究稀薄了些,可以在此嶺南大地,開枝散葉。”

    李鄲道點頭:“貧道正有在茂名縣,陽西縣,此二縣設立道院的想法,培育道童,如儒家之縣學一般。”

    “此為貧道初想之改革,打破師徒相傳,一師一徒的傳承關係。”

    “教授黃老之學,科儀醮會,步虛青詞,岐黃之術,養生之道。”

    “其中考核上上者,收做門徒弟子,傳承門庭香火,其餘者,或將其調遣往十方廟,或者舉薦為道官。”

    “而這些道院弟子受籙,正好在羅浮山上,此壇你我三家弟子,茅山,西山,麻姑山,三山皆可用。”

    “那誰來傳授呢?”萬振道:“只能是各家在各自山門腳下發展道館。”

    “不然天下有幾個,能將自家傳承,毫無保留透露出去,你若是說一縣一館,哪肯定不現實,畢竟現在是儒為尊,佛道靠邊,便是獨尊儒術,也是為帝王服務,而我道,若無為帝王服務之心,只是尋仙問道,那麼只需要一小撮人就行了。”

    萬振說的實在,李鄲道也覺得自己考慮問題淺顯了。

    李鄲道點頭道:“只要你我堅持宏道,自有良才,有此仙緣入我門下,若是開館授課,反而難以挑選俊才。”

    萬振點頭:“先將此處伐山破廟之事解決了,若真有道館授課,不不該是從百姓家中尋得子女。”

    “而且需是在冊宮觀廟宇之中修滿三年,德行過關,才可經高功法師推薦,來參加道試考核,考核通過再入館中來。”

    “如此一來成本小,二來徒弟聰慧,品行也有所保證,第三也不拘泥年紀大小,四十歲來修,七十歲來修,看個人緣法。”

    萬振說道:“像是什麼,科儀,青詞,他們在原本宮觀中學習便可,如此可以化繁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