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 作品

第七百八十一章 離開

    一個文明的科技達到修改規則的層面之後,製造出一個專門對計算機運行極為有利的規則環境是完全沒問題的。

    原來神舟文明沒有去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剛剛掌握修改規則能力,對此項技術的積累還不夠。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太湖之光’完全能滿足文明發展的需求。

    但現在,隨著文明的擴張,艦隊以及文明個體的升級,以及諸多科學研究的深層次化,提升計算機算力已經成為一件迫在眉睫之事。

    至於為什麼另起爐灶,原因也很簡單。

    超級計算機又不是隻有簡簡單單的‘電腦機箱’結構,隨便什麼號稱高科技的破企業都能造。那是包括‘芯片’在內的一切精密器件組成,更何況這可是由400個天體光子計算機與1200個天體量子計算機組成的計算機矩陣,每一個是真的天體那樣大的。

    神舟文明不可能把它們都拆了再改造,那樣做成本大不說,而且還很容易就報廢了,所以還不如新造一個呢。

    這就跟電腦cpu燒了都是直接換一個新cpu,而不是那舊的cpu去修是一個道理。況且選擇新造一臺,原來的‘太湖之光’還能繼續用。

    其實令岳原舟糾結的,是新造計算機否有必要換成三進制。

    因為一旦這樣做了,那麼神舟文明的諸多系統都要跟著進行改變,涉及到方方面面,這無疑是一項巨大工程。

    非但如此,他還覺得這根本沒有必要。

    於是,這件事便被提上重點討論之列。

    在接下來的討論過程中,有一種觀點的呼聲與支持人數越來越大。

    他們認為:

    【計算機的運行效率跟採用的進制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跟計算機採用的基礎結構有關係。

    所謂三進制只不過是說儲存信息單元,在表達一個數的時候需要的信息單元比較少罷了,可不管是什麼進制,只要還繼續使用馮諾依曼結構,那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而且神舟文明已經能修改規則,在這種條件下,新造的計算機不應該將目光僅放在進制這種外在因素上,而是應該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以探索計算本質的理念去製造新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