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420章 墨家之計

    鉅子當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按照管仲的以工代賑的思路說:“管子說過若是遇到災害,國家就要建設宮殿,要挑選家徒四壁的人來工作,國家發給他們糧食,幫他們度過災年。”

    宋國的大夫自然也知道這些,那他們就要說了:“現在也不是災年啊,今年大家家裡都有餘糧,為什麼還要給他們工資?勞役不應該自帶糧食麼?”“你知道修路架橋需要多少糧食和花費麼?府庫怎麼可能支撐得住?”

    “我們不發糧食,只給貨幣。”鉅子說道:“貨幣作為工錢給了徭役,等到他們回去之後就可以購買商品,也可以養雞養鴨,就能刺激工商畜牧的發展,百業並進才是富國強民之法。這也是當年管子能幫齊國稱霸的關鍵,就是經濟的運轉。”

    有錢了,就可以去消費,也可以去投資發展副業。

    是麼?大家都有疑問,有大夫問道:“宋國和齊國是不一樣的,齊國國土面積大,而且靠海,漁獵豐富,還有海鹽出產,我們宋國國土狹小,無漁獵海鹽之利,如何吸引天下商人來我們宋國?說穿了,就是我們能賣給別人什麼,又買什麼?”“我國很多東西都需要從別國購買,但別國卻很少需要我們的商品,若是長久以往,我們的錢不是都要流到國外了麼?我們把錢給了國人,而國人去買國外的商品,到最後國外越來越有錢,宋國越來越貧困。”

    鉅子見有人能提出這樣的遠見,非常高興,因為對方完全沒說錯,這也是大家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欣賞地看著對方,說道:“所言非虛,所以我們才要振興宋國工商,讓他國購買我們宋國之技術。”

    “比如什麼?”大家都看著鉅子,覺得宋國能有什麼技術賣給他國的?

    現在各國都是小農經濟,除了必要的鹽、鐵之外,糧食和布匹基本上都是自產自銷。而小國比較慘,需要自己辛苦種的糧食和織的布匹去換別人的鹽和鐵。

    本來自產自銷日子還不錯,但拿出一部分錢去換生產工具了,那麼日子自然就緊巴巴的。

    但如果有一種技術可以代替糧食和布匹去換鹽和鐵的話,大家還是樂意的,只是不知道墨家有沒有這個技術。

    “我們可以組建專業的基建團隊,專門去國外修橋鋪路,建設陵墓修葺廟社。我們要讓各國都知道我們宋國的基建天下第一,要讓各國花錢來邀請我們去他們國家基建。”鉅子提出了一個計劃,就是出賣基建技術和勞動力,為國家賺錢,防止收支失衡。基建是芸姚提出的概念,已經被墨者廣泛地接受,並傳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