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350章 楚人失弓

    “明明《爾雅》推廣有利於安天下,他們也都看出來了,卻偏偏不接受。如果說我的主張會動搖他們的利益,但推廣《爾雅》又不會有影響。”孔子是很務實的,雖然他對利談得不多,遠遠少於禮,但依靠僅有的幾次對利的表述,也能知道孔子很清楚天下人都在為利奔波,但他堅信有些東西比利更加重要。

    後來孔子的門人在道德上是打折扣,推行的主張也是越來越現實,最後到了荀子,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儒家還是法家了。

    荀子一句‘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更是直接表示道德高地根本沒用,就差說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了。也難怪荀子的學生韓非子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因為天下不穩定,如果現在推廣《爾雅》,等到瓜熟蒂落,勝利果實還不知道在誰的手裡呢。他們又怎麼願意為他人做嫁衣呢?”

    畢竟‘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耕耘卻不參與收穫’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特別是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時代中,大家更願意黨同伐異,去搶奪別人的果實,而不是自己耕耘。

    面對芸姚的話,孔夫子說道:“昔日楚王失弓,左右欲尋之,楚王卻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我卻認為大可不必限定楚人,可說‘人失弓,人得之’,推廣《爾雅》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最後都是天下收益,又何必糾結一家之得失?”

    孔子通過把楚人改成人,成功走出了民族主義,真正是仁愛天下。

    芸姚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道理是這個道理,可關乎利益,誰又能真的放下呢?只怕真的只有聖賢再世才能不計較得失,推廣《爾雅》。

    “你不失望麼?”孔子發現芸姚很淡定,一點也不難過,自己的傑作不被人接受還能如此淡定,還真是少見。

    “有一點失望,但《爾雅》的存在早晚會被人認識到的,真金不怕火煉。”

    “哈哈,好一個真金不怕火煉,有時候我真想拜你為師。”孔子對芸姚時不時冒出的驚人之語已經習慣,忍不住想要看看芸姚肚子裡到底裝了多少知識。孔子看得出芸姚從來沒有展現過全力,不管是學習還是辯論,甚至是編撰《爾雅》,她都是遊刃有餘,可謂是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