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 作品

第680章 民以食為天

    “這三種作物都找到了?”

    李軒一瞬間就興奮起來:“這是兩天前的符信,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到通州了吧?讓他們儘快入京,把東西都送到我府中給我看看。”

    虞紅裳卻不解的看著他:“不過是些海外之物而已,也不是什麼仙草靈珍,軒郎你用得著高興成這樣?”

    李軒則笑著回道:“如果這土豆與紅薯的畝產量都可以達到三五千斤呢?這玉米可以讓北方土地的畝產量,提升三到五石呢?其中的土豆,玉米還能充作主食呢?”

    在李軒來的那個世界,土豆是清朝中期的時候才由海商傳入中土的。

    這是一種高產的糧食,一畝地隨隨便便就能收穫一兩千斤。

    後世改良品種與種植方法之後,產量可以達到三五千斤,甚至達到八千斤以上。

    土豆不但適合在糧食產量極低的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北部等高寒地區種植,也可極大程度的增加南方糧食產量。

    紅薯則是明末的時候傳入大明的,也是高產的作物,畝產可達幾千斤。

    史書上說是紅薯‘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且無地不宜’,‘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

    可惜最初幾十年,此物一直都在南方種植,直到康熙年間被引入浙江,在乾隆年間,才被引入北京。

    玉米進入大明的時間較早,在嘉靖以前就有記載了,那個時候叫做‘玉麥’。

    玉米也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耐旱、耐寒、耐貧瘠性,關鍵是可以與麥、春谷或高粱等輪作,大幅度的提高糧食產量。

    正因這三種外來的作物造就了所謂的“康乾盛世”,讓清朝的人口在幾百年的時間裡膨脹到了四萬萬。

    李軒對這三種作物其實沒抱太多的希望,只是在大半年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畫出圖形讓虞紅裳派人去海外找找。

    畢竟這個世界仙魔顯世,道法橫行。

    民間種植的作物與糧食,也與他那個世界不盡相同。

    可沒想到,泉州市舶司那邊還真有收穫。

    “畝產三五千斤,還能充足主食?”虞紅裳吃了一驚,神色震撼不已:“真有此事?軒郎你從哪裡得知的?”

    如果是真的,這些東西雖然不是什麼仙草靈珍,可對於大晉來說,它們的價值卻是遠在最頂級的仙草靈珍之上,是能夠真正活人億萬之物。

    那時候整個大晉,可能都再無饑荒之憂。

    李軒信口胡謅:“我是從一些海商口中聽說的,以前在金陵的時候,我常與他們接觸,知道了一些海外之事。

    其中就包括這三種作物,我想既然它們能在海外之地養活無數人,那麼能不能將之引入中土種植?不過泉州市舶司那邊送來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我還得親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