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散人 作品

第0779章 良倌人

    墓門打開的遲滯又緩慢,唯有“轟隆隆”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徒給人增添心理壓力,許久的工夫,墓門不過打開了兩掌寬的縫隙而已。

    此時,樂聲大作。

    確確實實是編鐘的聲音,但又不僅僅是編鐘,很駁雜,感覺像是一支古樂隊在演奏一般,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俱全,只不過有些樂器好像在時間的消磨下損壞掉了,發出的聲音喑啞,不仔細聽很難辨認。

    鷂子哥混不吝的直接將手電筒照向門縫,可惜,墓室太大,顯得幽暗深邃,單憑著兩掌寬的縫隙根本窺視不到什麼。

    老白抱怨道:“吱吱呀呀的真難聽,到底是什麼鬼物在吹奏?能不能拿個正經傢伙再吹拉彈唱啊,這吹拉彈唱的都是點什麼呀?”

    “沒文化就別說話,丟人!”

    我道:“這是雅樂,本來就不是聽好聽的。”

    雅樂,雖然帶了個“雅”字兒,實際上並不好聽,莫說是這樂器明顯損壞了,就是來個完整的,也不會好聽。

    準確的說,這是祭祀之音!

    古人強調的禮樂,裡面的“樂”,就是指的這玩意,跟現在的音樂不是一個概念,古時候是用這東西顯示威權、教化天下的。

    時至如今,古代的禮樂其實都已經失傳了,距離現在最近的就是明清兩個朝代,這兩個朝代皇帝登基的時候用的是中和韶樂,聽說現代好像被逐漸復原出來了,但再往前使用的禮樂就沒辦法了。

    “這應該是六朝大樂之一,所謂六朝大樂,就是黃帝之《大卷》、堯帝之《大咸》、舜帝之《大韶》、禹帝之《大夏》、商代之《大濩》、周代之《大武》,往後的皇帝無論是登基還是祭祀,所用的雅樂不外乎出自於這裡面,可以說是真正的帝王之音,李承裕的墓葬裡有這些明顯違製得玩意倒也正常,越不是皇帝,越想當皇帝,就越是得強調皇帝的儀仗。”

    我略一思忖,說道:“秦始皇滅齊,得齊《韶》樂;漢高祖又滅秦,《韶》傳於漢,漢高祖改名《文始》,到了魏晉時期,曹丕又把《文始》改回大韶,唐朝不太清楚,不過魏晉之後,禮樂崩壞,胡人亂華,到了隋唐方才正本清源,李唐皇室是關隴集團裡的一員,得了天下必須得格外的強調自己是正宗的,想必肯定會沿用秦漢時期的制度,估摸著唐朝的一些重要場合典禮,比方說登基、封禪等,用的也是《大韶》,所以啊,我估摸著這應該就是歷史上正經八百的《大韶》了,能見識一番,也算是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