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散人 作品

第0771章 盜洞裡的金線

    橫呈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頂多只有二三十個平米大小的墓室,空氣潮溼腐悶,墓牆上生滿了苔蘚,因為封閉在地下多年,裡面霧濛濛的,頗有些雲山霧罩的感覺,掀開墓門後,霧氣撲鼻而來,有些酸,但惡氣終究不多,剎那間便散去許多,裡面的情形也漸漸真切了一些。

    如我所料,這確實是一個專門存放殉葬物品的地方,但明顯是被盜掘過了,裡面顯得很空曠,寶貝傢伙都讓人捲走了,只有最中間有一口體型巨大、四四方方的方鼎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裡。

    方鼎是青銅鑄造的,立耳外側為曲槽形狀,紋飾為獸面紋,而且以單線為主,體型雖大,但看著不是很厚重,器壁比較薄。

    這是典型商朝時期的方鼎風格,到了西周的時候就是長方形的了,春秋兩漢時期壓根兒就沒有這類型的東西,不過再往後這類型的東西就多了,都是仿器,尤其是清代的時候,這類型的仿器特別多,連商早期的方鼎都仿。

    眼前這東西明顯是一件唐代時期的仿器,寓意也很好揣度,壽春縣主給江夏王李承裕修建這座墓葬就是期盼著李承裕來世能登九五之位,鼎歷來就是重器,墓中如果不仿照著商周時期的模樣做一口鼎鎮壓氣運都說不過去的,不光如此,按照我對墓葬禮法的瞭解,這口鼎在埋下來的時候,裡面應該是放滿了金銀的,除此外,還要在漢地九州各取一抔土放在裡面,甚至,還要放一頂白玉十二旒在上面才算完整。

    取漢地九州的土放在裡面,代表的是天下九州盡在彀中的意思,白玉十二旒其實就是帝王的冠冕,相傳,帽飾的發明者就是皇帝,最開始的時候這東西就不是用來防寒取暖的,就是為了標識統治權利和地位,在往後面,冠冕的區分就大了,白玉十二旒是帝王專屬,鼎中放這種東西,代表的其實就是君王的權杖。

    可是眼前這口鼎,裡面空空如也,漫不說價值連城的白玉十二旒,就算是金銀角子都沒留下一丁點,興許九州土倒是還在,不過那玩意有啥用?千年前的土和千年後的土也沒區別啊。

    單是看鼎中的情況,就足以知道這墓是被盜了,盜墓賊把值錢的全弄走了,唯獨這口鼎沒碰,我估摸著也不是因為鼎太重了,弄不出去,都下墓求財路了,看見值錢的再重也得弄出去,擱現在的盜墓賊看到這樣一口重器,你看看弄不弄的出去,所以我覺得盜這墓的土夫子應該是個古人,古人盜墓一般不會盜鼎,這玩意太要命了,沒人敢要,只要被逮到了一個造反的名頭跑不了,全家都得拉到菜市口剁了,腦袋咕嚕嚕的滾著滿地玩碰碰樂,何況李承裕的墓本身就是違制的,這墓裡的出去的鼎在古代的皇權高壓下有錢都沒人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