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182章 燒錢(二合一)

    聽說,這是那位方總的功勞,人家直接攛掇了一場座談會,又是慷慨激昂,又是拿出證書,又是列舉其它城市的數據,終於才說動衛生局的同意稍微提高醫院的線上號源比例。

    最重要的是,原本3%的存量比例沒有動,另加的3%增量變成市場競爭上的補貼決定傾斜比例。

    這就讓互聯網醫療不得不跟,不然,補貼比不過,對方直接拿走大部分增量,那就比原先還要多了!

    陳興代表互聯網醫療表示過對這種做法的不滿,結果,對方很奇怪的說“不是你們先開始補貼的嗎”……

    他懷疑這種話都特麼是方卓授意。

    但要是讓陳興學著方卓那樣去找衛生局“鬧”,他又拉不下臉面,這個月就半推半就的跟著比比看了,畢竟對方也是實打實的在燒錢。

    “下個月的補貼應該能維持在200萬左右,這是掛號網不再增加單人補貼上限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從50提到60,又從60提到70,幾乎是每週提個10塊錢……”

    “如果下個月再提到80、90、100……支出還是會大幅增加的。”

    “而且,我們宣傳的費用也在增加。”

    陳興聽著會議上的彙報,翻看著數據和資金支出,深深皺起了眉,情況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樣。

    要是這麼下去,1000萬也就是用三四個月而已。

    那就是到下半年的九月份。

    第一輪融資能搞定到位麼?

    陳興默默預估了一下,覺得沒什麼大問題,第一輪融資的錢到不會低於千萬。

    “繼續跟,掛號網的現金流不會比我們更好,拖垮了它,整個華東都是我們的。”

    陳興統一意見,決定繼續加碼。

    不過,沒過兩天,他忽然聽到競爭對手的新動向——掛號網在羊城登陸,用的也是補貼套路。

    申城這邊沒打完,居然又跑到南邊拉了個對手?

    陳興有些搞不懂方卓的想法,同時,開始懷疑自己對掛號網的資金判斷是不是有誤,這樣的動作代表對方底氣很足啊。

    再過兩天,陳興打聽著羊城的競爭情況,發現已經有媒體開始報道線上掛號的業務之爭。

    ——線上掛號開啟補貼戰,這是否有利於新興市場的秩序?

    ——京、申、鵬,你們更看好哪一家的發展?

    ——掛號網兩線作戰,創始人接受採訪,直言金錢補貼是對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

    陳興覺得方卓那個傢伙一定是給媒體塞錢了,倒不是報道內容上的傾向,而是登報、被採訪的頻率很高。

    他很不解的向公司裡的人提出一個疑惑:“明明是我們搞出來的補貼競爭,為什麼感覺方卓亢奮的很?”

    沒有人能解答陳興的疑惑,他自己嘗試著代入,認為方卓的底氣可能還是來自於風投第二輪的接觸,不然還能憑什麼表現的不在乎錢呢?

    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是線上掛號業務逐漸破圈的一個月,尤其到了七月下旬,不少財經類報紙都報道了這個新興垂直領域的激烈競爭。

    競爭激烈到什麼程度?

    有記者實際體驗了一番,線上網站、公交出租廣告、醫院門口、一樓大廳,處處可見兩家網站的針鋒相對,互聯網醫療和掛號網看起來都恨不得乾死對方。

    相較而言,第二處戰場就溫和許多了。

    羊城的醫療在線已經快被掛號網乾死了。

    掛號網來勢洶洶,人員齊備、資金充裕、關係到位、榮譽在身,一經打通羊城的行政層面立即就展現出為啥它才是行業老大的原因。

    剛開始的50塊補貼還能讓醫療在線跟一跟,可一週一提價的提到100塊,醫療在線的資金立即跟不上了。

    這是人乾的事?

    明明是京城去搞你,你憑什麼跨越半個華夏來這邊搞我們?

    從廬州跑來鵬城創業的梁民很憂慮,剛開始還懷著看熱鬧的心情欣賞申城的消息,萬萬沒想到羊城重地被偷了。

    眼看搭上身家的公司資金告急,梁民不同於京城的那位有注重臉面,他直接給方卓打了個電話。

    “小方啊,你這是什麼意思?”梁民的口吻很溫和。

    方卓壓根沒想到梁民居然好意思給自己打電話,醫療在線完全是模仿的掛號網,老梁明明認識自己,那是連一聲招呼都沒打啊。

    “梁老師,商業競爭而已。”

    梁民語氣嚴肅:“你覺得你這個商業競爭它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