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1375章 雙管齊下

    放在十年前,蒲羅中的名氣是非常低的。

    除了一些海商對東海漁業大力修建的新城池有點印象之外,其他人都是聞所未聞的。

    但是到了貞觀二十年,蒲羅中的知名度已經比大部分的大唐州縣要高了。

    你走在朱雀大街,隨便找幾個百姓問一問,他們可能不知道江南道的汀州、豫州之類的州府,但是十有八九卻是知道蒲羅中。

    至於喜歡看報紙的人,那就更是知道蒲羅中的厲害了。

    不管是《大唐日報》還是其他的報紙,隔三差五,總是會有一些蒲羅中的相關報道。

    甚至在長安城的一些蜂窩煤鋪子裡頭,還有蒲羅中那邊初版的《南洋日報》售賣。

    這座距離大唐非常遙遠的城池,以其獨特的活力,在大唐的曝光度絕對是非常高的。

    這座城池如今長期生活的人口數量,也已經突破了十萬人。

    如果把蒲羅中四周的一些島嶼上的人口計算上去的話,那麼人口數量已經逼近二十萬了。

    雖然對於長安城來說,這麼一點人口實在是不夠看的。

    但是在海外,要有這麼一座大城池,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關鍵是前往蒲羅中的大唐百姓,這幾年一直都在增加。

    下南洋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不是那麼談之色變的事情。

    特別是江南道和嶺南道,由於有定期前往蒲羅中的船隻,百姓們要背井離鄉去討生活的話,難度其實沒有那麼高。

    “吏部上半年的考核已經展開,藉著這個機會,我覺得可以向陛下提議安排一些優秀的官員前往蒲羅中任職。

    作為一座大海外的大城池,吏部還從來沒有安排官員過去任命。

    楚王殿下也從來沒有主動地向吏部請求支援,長期這樣下去,蒲羅中就變成法外之地了。”

    作為吏部尚書,高士廉還是有很多辦法可以插手蒲羅中的事情的。

    雖然蒲羅中孤懸海外,肯定會有它的一些獨特性。

    但是不管怎麼說,吏部要插手蒲羅中的官員任命,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