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

    “沒問題,作坊裡頭的事情就全部交給你了,我只看結果。”

    勞漢三對荊木還是非常信任的。

    大家已經合作多年了,彼此的能力和作風都算是非常瞭解了。

    ……

    楚王府造紙作坊。

    王富貴跟戴全一起站在新建設的生產線面前,看著一張張白色的紙張下線,臉上滿是笑容。

    雖然造紙作坊在楚王府的存在感很低,每年掙得錢也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以很低的利潤率在對外出售紙張。

    但是王富貴也好,戴全也好,都知道李寬其實非常重視紙張的發展。

    除了新技術的研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降低紙張的成本。

    大唐現在的造紙技術,雖然跟後世的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單獨一張紙張的質量來說,跟後世的普通紙張相比,已經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了。

    這個時候,讓紙張變得便宜一點,再便宜一點,更便宜一點,就是造紙作坊最主要的任務。

    如今,不管是觀獅山書院還是其他的書院、小學、蒙學,對書籍印刷的需求都是比較旺盛的。

    單單今年上半年印刷的書籍總量,就已經超越了去年全年。

    如果跟十幾年前相比的話,現在一個月印刷的書籍,比以前一年,甚至是好幾年都還要低。

    曾經,一本普通的《論文》,都能賣一貫錢一本,甚至是兩貫錢一本,可想而知,讀書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情。

    但是,現在大部分的書籍價格,都已經下降到了一百文錢以內。

    也就是一些比較厚的書籍,或者是字典之類的,還能去到幾百文錢一本。

    不過,李寬對這個情況顯然還是不滿意的。

    這也是王富貴跟戴全為何這麼重視造紙作坊的原因。

    如今蒸汽機器開始進入一些作坊,造紙作坊就是第一批選擇應用的作坊。

    “戴師傅,使用這個蒸汽機來搗碎造紙材料,是不是意味著以後我們可以用更多種類的原料來製作紙張了?”

    王富貴感受到蒸汽設備和之前水力推動設備之間的差距,心中頗為期待。

    他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但是蒸汽設備的運行速度跟水力設備的運行速度,很明顯不是一個等級的。

    不僅生產效率不一樣了,能夠搗碎的東西肯定也不一樣了。

    甚至以前要在水裡面泡上一個月的材料,現在可能只需要泡個半個月就可以撈出來加工了。

    這裡面節省的時間,其實就是金錢,就是成本。

    “應該是可以的,不管是蘆葦也好,樹皮也好,稻草杆也好,都是造紙的好材料,甚至是竹子、樹木等其他的東西,也都可以加工成為紙張。

    不過具體的運用,我們還要慢慢的研究。”

    戴全是楚王府第一個八級工,也是少數幾個幾乎全領域都精通的高技術人才。

    他現在一年能夠拿到的工錢,就已經超過了一千貫錢。

    妥妥的是大唐的中產階級了。

    “我們的造紙作坊,生產效率提升之後,對各種材料的需求也會不斷的上升。

    回頭我跟王爺提議一下,看看是不是在江南道和登州再修建兩個作坊,就地解決造紙材料的問題,這樣可以讓紙張的成本變得更低。”

    “王掌櫃,其實現在的紙張成本,已經只有十幾年前的一成不到了,還要繼續降低成本嗎?”

    “當然!王爺曾經說過,希望新華書店裡頭售賣的書籍,大部分都能降低到二十文錢一本,讓每一個百姓家中都能夠買得起書籍,我們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呢。”

    王富貴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戴全也覺得一陣頭疼。

    這是要把紙張的製作成本,繼續降低一半都不夠啊。

    “如果這樣的話,那可能需要考慮對整個造紙工藝進行改進才行,否則恐怕很難實現。”

    戴全思索了一會之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沒問題啊,慢慢來!長安城的各個作坊,現在是日新月異。十幾年前,我們哪裡能夠想到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也許過個十幾年的世界,也是我們完全想象不到的樣子呢。”

    王富貴這個感慨,應該代表了許多人心中的想法。

    長安城現在的變化,真的太快了。

    要是離開一年再回來,感覺很多東西都已經不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