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337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

    雖然知道李寬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不過他的這個回答還是稍微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不由得好奇想要知道李寬怎麼給自己辯解。

    “規則!缺少必要的交通規則,這才是車禍的根源!”

    李寬這幾天,也是親眼見證過長安城朱雀大街某個路口的擁堵場景。

    本來十字路口就是最容易發生擁堵的,如今四輪馬車的車速比較快,一不小心就容易在路口和其他的馬車或者行人相撞,這麼一來,就立馬造成擁堵了。

    這個現象,在後世也是差不多的。

    但凡是上下班碰到了大堵車,十次有八次都是因為有交通事故。

    當然,有些城市,堵車已經常態化了,那就另當別論。

    “交通規則?什麼交通規則?”

    李世民沒想到李寬居然會扯到規則上面。

    “陛下,最近一段時間,出車禍次數最多的,應該是在水泥路上。奔馳馬車行售賣的四輪馬車,由於車軸上安裝了軸承,車速比以往的馬車要快;再加上水泥路面利於行車,所以大家普遍都駕駛的比較快,一旦碰到對面也有馬車過來,或者別的路口上來一架馬車,就容易出現躲避不及時的現象。”

    “這個道理朕是知道的,但這跟交通規則有什麼關係?”

    “有!當然有!陛下,如果朝廷頒佈一個交通規則,所有的馬車和行人在街上都要靠右行走,那麼兩車相向而行的時候發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李寬貴為楚王,出行的時候自然沒有人敢隨意阻擋他。

    所以,一直以來,李寬對大唐沒有明確的交通規則的事情,感受並不深刻。

    但是,這段時間因為坊間的流言多了,李寬一思考,才發現推出四輪馬車的時候,忘了順便跟李世民提議頒佈一個交通規則出來。

    “所有行人和馬車都靠右行走?”

    李世民眼前一亮,立馬意識到了這個規定的好處;不過,他很快又想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但是,到了路口的時候怎麼辦?”

    “很簡單,我們在繁華的十字路口中間設置一個崗亭,安排人員在那裡指揮。豎起紅色招牌的時候,就要停止前進,變成綠色招牌的時候,就可以繼續前進。”

    大唐真正繁華的十字路口並不是很多,李寬這個增加人力的方法,李世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這些規則,你還想到了什麼沒有?”

    李世民看李寬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知道這個事情他已經有對策了,便放下心。

    “還有一些,比如從小路拐到大路之前,小路上的馬車必須優先讓大路上的先走,只有在不影響大路上的馬車行走的前提下,他們才可以走;再比如,可以在路上用石灰劃線,區分車道。當然,相關的懲罰措施也要有,要不然就沒有什麼威懾力了。”

    “懲罰措施?”

    “是的。比如,發生了車禍,違規的馬車要負全部責任。賠償受傷的人員和物資的損失,只有這樣,大家才會願意去遵守。”

    聽李寬這麼一說,李世民心中就有譜了。

    這一套規則,雖然不確定是否可以完全消除車禍的發生,但是肯定可以大大的緩解目前的混亂局面。

    “你整理一下這些交通規則,朕讓雍州府先試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有了什麼新東西,現在一個區域試運行,成功之後再推廣。

    這個方法,不僅後世在使用,古代的帝王也一樣懂的。

    再說了,目前四輪馬車最多的地方就是長安城。

    如今的長安,是屬於雍州府管轄的,所以李世民讓雍州府先試用,是再適合不過了。

    “微臣遵命!”

    有了李世民的尚方寶劍,只不過是幾天功夫,雍州府就對外宣佈了這項規定。

    四兩撥千斤!

    韋思仁和彭志筠看到自己花了這麼多功夫搞起來的事,就被李寬這麼輕輕鬆鬆的解決了,也只能是在家默默的鬱悶。

    歷史的滾滾潮流,豈是他們能夠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