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332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

    最關鍵的是,占城這一片區域,對於中原王朝的仰慕,哪怕嘴上不說,心裡面也是很嚮往的。

    這種崇拜程度,絕對比八九十年代華夏人民崇拜老美還要誇張。

    “七娃,就是這幾家,都可以的。”

    陳四兒說完,就露出了一副特別的笑容,推門走了進去。

    ……

    三天以後,船隊總算是重新起帆,繼續往南而去。

    而楊七娃卻是兩眼發黑的站在桅杆上面,輪到休息的時候立馬跑回船艙補覺。

    占城人民實在是太熱情了。

    感覺自己的腿都要軟的走不動了。

    而尉遲環和房遺愛在船裡船外的巡視了一圈,看到船員們雖然臉露疲憊之色,但是精神狀態卻是很好,一點也不像是離開登州,在海上飄了小半年的樣子。

    “尉遲大哥,怎麼樣,我說的這個方案很有效吧?”

    房遺愛露出一個賊兮兮的笑容。

    一直以來,船員在海上長久的行駛當中,怎麼確保他們遵規守紀,確保精神狀態正常,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特別是這個年代的船隻航行速度又比較慢,再加上沒有手機電腦,大部分人又不識字。

    除了打麻將、釣魚和游泳之外,還真是找不到太多調節身心的活動。

    東海漁業在倭國的時候,房遺愛就意外的發現,船員們每次到了港口之後,都會變得興奮。

    剛開始,房遺愛還以為他們是在海上漂的久了,看到陸地了,所以開心不已。

    後面發現,自己找錯了重點。

    據說,難波津專門做東海漁業生意的青樓,就有好幾家。

    ……

    沒有剪彩儀式,也沒有開業儀式。

    長安城到涼州的水泥路,經過將近兩年的修建,總算是徹底貫通了。

    除了蜜桃村這種早早享受到了水泥路開通便利的村民,長安城中,還有一家鋪子,也是特別明顯的受益者。

    “郎君,今天又賣出去了二十二架馬車,最近一個月,我們賣出的馬車數量,比往年好幾個月還要多呢。”

    城南馬車行是長安城最大的馬車鋪子,在長安城裡有著自己獨立的馬車作坊,官道上跑的馬車,至少有五成是出自城南馬車行。

    雖然馬車的主要器件都是木製,按理來說,一些木匠也能製作。

    但是,馬車製作最難的是車輪和車軸,這絕不是一般的木匠能夠搞定的。

    哪怕是勉強做出來了,也做不到經久耐用。

    而城南馬車行,偏偏在車輪和車軸的製作上,只有一套自己的絕技。

    再加上背靠關中四姓之一的韋氏,城南馬車行的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

    “跟作坊那邊說清楚沒,這個月,鋪子裡至少需要五百架馬車。”

    韋思仁看了看身邊亦步亦趨的車行掌櫃,再次強調了要保證馬車的供應。

    別看最近賣出去的都是運貨的馬車居多,但是一輛馬車,至少也可以掙幾貫錢,一個月下來,絕對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所以,作為韋家的嫡系子弟,韋思仁被安排負責車行相關的一應示意。

    作為家中老三,韋思仁是不可能承襲爵位的,再加上韋家也需要一個信得過的子弟來掌控家族的商業,韋思仁就自告奮勇的站了出來。

    先是讓車馬行在長安城站穩腳跟,接著又跟著在登州府成立了捕鯨隊。

    原本,他還派人偷偷的去東海漁業的曬鹽場,想要竊取精鹽製作的秘密,可惜失敗了。

    即使如此,韋家在商業上也是積累下來不菲的實力。

    這些年來,韋家能夠蒸蒸日上,韋思仁也是立下了功勞的。

    畢竟,不管幹什麼事情,都離不開錢。

    “郎君,您放心。今年開春以來,馬車行的情形就比往年好,所以馬車作坊那邊也是一直擴產。到了最近兩個月,馬車作坊的規模更是達到了去年的三倍。”

    馬車作坊的掌櫃韋寶也是韋家的老僕人了,很得韋思仁信任。

    基本上,韋思仁不管事的時候,城南馬車行和韋家馬車作坊,就是韋寶說了算。

    甚至就連長安城最大的木材商郭陽和鄧峰,也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不夠,現在馬車的需求這麼旺盛,我們一定要多製作一些馬車出來。”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掙大錢的機會,韋思仁自然不想放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