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鴻 作品

第一零八四章--楊家後人·鴻儒!

    四百五十米對於古戰場來講也是很不容易的距離了。當然--這個距離的弩箭是不存在準頭可研的!這個距離只是拋射出去的弩箭有殺傷力的最大距離,想要精確的瞄準打擊--也就能準個二百七十米吧!

    但是在戰場上,誰還管個準頭啊!集群作戰玩得就是密集射擊!

    一輪齊射之後,遼軍少說減員五、六千人。大遼這個國家...咋說呢...工業屬實不咋地。他們的士兵大部分著布甲和皮甲...穿鎖甲和重甲的不是沒有...但是加一塊不超過二十!

    所以遼軍這種覆甲厚度是擋不住鋒利的弩矢的,尤其是經過拋射之後攜帶重力加速度掉下來的弩矢...

    沒等遼軍反應過來,精銳的宋軍已經在進行第二次裝填了。只聽一陣咔咔咔咔咔咔的聲音之後,宋軍的弩手便裝填完畢。

    宋軍的弩使用了滑輪和槓桿,在給弩弓上弦的時候比較省力。至少比用手拉、用腳踹的上弦方式省力多了!

    “第二輪齊射!放!”發令官一揮令旗,發令鼓砰砰敲起,弩手們便發起了第二輪齊射。

    這時候,被打懵的遼軍騎兵也回過味來,連忙向宋軍發動集團衝鋒。

    訓練有素的宋軍盾兵不慌不慌地把厚重地鐵盾支起來,鐵盾和地面形成了穩固的三角形職稱結構,同時工程兵又在大盾之後填充支撐物--這樣築起來的盾牆非常結實。

    與此同時,長矛兵把七、八米的長矛插進大盾之間的縫隙,這樣只要遼軍的戰馬和騎兵衝過來就會被串成糖葫蘆。

    騎兵在正面戰場上帶來的壓迫力是無與倫比的,也就日後的鋼鐵洪流能夠在聲勢上碾壓騎兵衝鋒。

    三十萬宋軍在指揮的協調下開始變陣--他們在戰場當中變成了一個個由鐵盾圍城的方格子。

    整個戰場變得支離破碎,而且每個方格子都特別堅硬。哪怕騎兵衝鋒也只能推倒幾個方格子...

    而騎兵的速度一旦減緩,那就是滅頂之災、取死之道。貓在方陣裡的擲彈兵會暗戳戳的點火投彈。

    霹靂彈這麼好的東西怎能不出現戰場上?在騎兵速度減緩且陣型密集的時候,霹靂彈就是送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