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布衣相見

    二人想不通的事情,葉歡第一眼就看出來了。穿著當年舊衣,張昭的意思很明顯,雖然進位司徒,位高權重,但一如當年,他喊的是主公而非驃騎將軍。

    加上迎出城門四十里,張昭是在表明態度,那麼接下來……

    “主公,當日做信之時,各方統計還未盡善盡美,如今已然齊備,請主公觀之。”登車之後,張昭便遞上了一份帛書,其上密密麻麻寫著許多。

    葉歡接過細看,軍糧、馬草、肉食、器械,民力……每一樣都有詳細的統計,正乃此次大戰定邊軍所有的損耗,張昭統計的十分精細,清清楚楚。

    “這麼多?”葉歡看著,面上不禁出現肉痛的表情,有些帳不算仔細,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一旦清楚,每一個數字都十分巨大。

    “如此物資,倘若用於幽州,則兩年之內,西六郡有望與上郡比肩……”不光有損耗數字,更有張昭細緻的分析,從治政民生,闡述那些物資的作用。

    見葉歡面色,張昭一抱拳道:“主公若是看完,昭便要說了。”

    “先生請,歡當洗耳恭聽。”葉歡連連點頭,正色言道。

    “主公,昭曾多聞主公心中之志,不但要一統大漢江山,更要使得民生富足,百業興旺。昭深信之,不敢有片刻或忘,亦身體躬行,不敢輕慢。”

    “昭以布衣之身,得主公提攜,而今位列三公,一展所長。因此今日言語,便是要為大漢興旺,主公宏圖,至於如何定奪,還當由主公決斷。”

    葉歡聽到這裡擺擺手:“子布先生一心為我,歡豈能不知,先生言重了。”

    張昭搖搖頭:“昭不得不言,天下紛亂,諸侯林立,不以兵威,難以克之。此處昭之目光遠不及主公與文和奉孝,孰輕孰重,有時亦難說清。”

    “但民力富足,乃戰事根基,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主公常言集思廣益,紹然之,故只言職責所在,以主公雄才加各位眼光,當能明辨……”

    葉歡聽得心中欣然,張昭在來信之中,對有些事情,不無不滿之情。但今日見面言語,卻是出自一片公心,且條理清楚,態度明確,當真令人欣慰。

    “昭為主公所想,幽州各地雖不及幷州,但行政之處卻有多年沉澱,過往不犯。倘若地方安定,投之充足,有三年時間,昭當可再給主公一處幷州……”

    “……精兵強軍,昭盡皆認同,一不損戰力,二蓄養民力,可以目下之勢,卻覺為之過甚。當可有協調之法,使之更為精細……”

    接下來張昭的侃侃而言,聽得葉歡是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原本他亦覺得有些不妥,可張昭已然把那些不妥盡數指出,不但如此,更列出了應對之法。

    不止一個,往往每種應對還有兩三種選擇,各有利弊。

    “……治政講究蓄養民力,徐徐進取,但兵家之道卻是當斷則斷,時不我待。因此州中府中乃至朝中,定當要有平時與急時之分,以保用時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