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四百九十四章 疲敵擾敵

    “我與敬方及潘將軍領軍直撲泰安,若能攻城便將之拿下,若是敵軍防衛森嚴便繞道向南,走魯國之交。如此我軍多路出擊,黃巾定不知我所攻,先拖拖他們再說。”

    “拖?將軍莫非是想施疲敵之計?”潘鳳聞言稍加沉吟問道。

    “什麼都瞞不過潘將軍,各位,敵軍十數萬大軍調動,不外乎想合圍我軍,因此他們只能不斷在外線運動尋找時機。那是要跑路的,而行軍之處正是我軍長處所在。”

    “拖著敵軍繞圈,將他們拖疲拖垮?”潘鳳眼中一亮若有所思。

    “不止如此,一旦他們露出破綻,我軍便能給與雷霆一擊,打垮其一部。一隻狼一次吃不下一隻熊,可十次呢?百次呢?他們總會有鬆懈的時候。”葉歡頷首道。

    “是以將軍分兵亦是擾亂敵軍耳目之策,讓其不知我軍真正所攻之處?”

    “現在我都不知所攻之處在哪兒?黃巾如何得知?這第一陣,就先比體力和耐性。”

    潘鳳不再發問,眾人亦是微微頷首,將軍今日所定不是一城一地,而是一種戰略。

    “敵我對比,黃巾勝在人數眾多,有固定城池作為屏障,且補給充足。我軍呢?勝在兵員戰力,勝在行軍機動,如此便要以我之長,擊敵之短,尋機殲敵。”

    面對敵軍調集重兵圍困,出現在葉歡腦海之中的戰例是後世粟大將軍的七戰七捷。三萬對十二萬,連番運動,疲敵擾敵,最後殲敵六萬,創造了一個軍史的神話。

    眼前兵力懸殊雖然更大,但若考慮戰力的因素雙方實力對比卻沒有那麼誇張。尤其青州之處地勢開闊,利於定邊軍騎兵作戰,葉歡一番仔細考量才會定下如此戰略。

    “將軍,我等何時奔襲泰安?”高順一旁問道。

    “不急,等文則第一戰打響之後,就該我們了。”葉歡笑道。

    感謝“邀月”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