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二千七百四十一章 銜枚疾進

 “哎,也就是要客氣,讓人家心裡舒服,你怎麼對本將軍,就怎麼對人家。”看見校尉眼中的疑惑,臧霸一嘆氣道。

 “諾,怎麼對將軍,怎麼對王家人,將軍還有什麼吩咐。”

 “沒有了,快去,我要去見過黃將軍,等你的捷報。”

 馬校尉不再說話,調轉馬頭而去,隨即就見前隊的大車上,鼾聲停止,士卒們整理裝備,到路旁列隊,很快出發。

 整個過程,泰山軍的行軍隊列,並未受到任何的影響。臧霸自己,則帶上衛隊,快馬而行,直奔黃忠眼下所在。

 與黃將軍見上一面,在戰前是十分重要的,將領之間,亦要有充分的溝通。尤其此戰,他們處在最前端,話必須說透。

 黃忠在信中沒有明言,是怕臧霸遇到什麼突發的情況,軍情最重是不改的原則。至於軍中暫時脫離主將,他不會擔心。

 就似白馬軍沒有自己和嚴綱,就算少了副統領,剩下的校尉們也會立刻分出主次,即使戰力稍有損失,也不失為強軍。

 臧霸當然深明此理,當黃忠讓他強攻青陽的那一刻,他對自己與白馬軍的配合更有信心了。之前的思考,他的選點,也是青陽。

 這裡有徐州軍兩千士卒駐紮,多半是劉備的親軍,縣中世家,亦偏向之。且與東海王家,屬於對立面,恰好用之開刀。

 青陽是個縣城,軍情之中,連城牆都沒有幾段,兩千敵軍,臧霸讓馬校尉率領三千士卒而去,已經是足夠的看重敵軍了。

 至於沿途的危險,不是沒有可能,黃忠的白馬軍最善偵查,他比自己提前走了一天,肯定會重視,但兵家之事,難以盡言。

 “徐州引軍攻廣陵,我軍白耳丹陽兩軍在此,劉備不調集重兵,定難奏效。與之相比,忠與臧將軍,便受伏擊,亦非壞事。”

 對黃忠之言,臧霸是認可的,一旦發動攻擊,就要猛,要快,要捨棄一些求穩的地方。伏擊白馬泰山?廣陵壓力勢必減輕。

 一旦你的著眼點是全局,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會被看淡。冒上一定的風險,得到聲勢與速度的提升,只看主將怎麼選。

 黃忠的選擇是不惜風險,臧霸也是。馬校尉在得到軍令之後,率軍銜枚疾進,不到三個時辰,已然兵臨青陽城下。

 路上,前哨斥候的作戰,至少有十三次。速度快,願意冒上一定的風險,不代表泰山軍的進軍會不夠謹慎,相反,面面俱到。

 偵察營的前進路線,是根據多年的經驗和微塵清風最新的情報設置而出,哪裡會有敵軍的暗哨,哪裡是適合伏擊之所?

 步軍伏擊如何應對,騎軍又該如何,馬校尉心頭清清楚楚,不過他的妥善準備,一切都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