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潛水的烏賊 作品

完本感言(下)

    我之前在公眾號上更了一個只有三章的腦洞,其實就是在考慮“代入”方面產生的想法,我希望主要讀者代入的是地球知識,以一種看熱鬧且驕傲的心態去看一個土著在地球知識幫助下鬧笑話又成長,有爽點的經歷。

    詭秘這本書,在常見的主角代入外,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力量體系、魔藥、扮演法、整體世界觀上,所以大量運用了懸疑解密的手法,一點點放鉤子,一點點展開,讓大家沉浸進來。

    第四個創作關鍵詞是“結構”。

    走完前面三步,想好故事梗概後,就要根據這些,構思小說的整體結構。

    所以,我說詭秘結尾部分是一開始就預想好的完全可以看得出來,前後對照,宿命輪迴,故事收束,這些都是在一個大的結構下展開,就我個人而言,這有種奇特的美感。

    小說整體結構之外,還有單獨的每個部分的結構,第一部的結構我之前就講過了,我非常得意,做的很好,第二、第三部的結構也是講過的,之後就很少提這個詞,這主要是因為越往後寫,束縛越大,自由度越小,如果沒能想到好的結構,好的切入,我寧願採用最常見或已經用過的故事結構,沒什麼好特別講的。

    其中,第四部是層層遞進,最後引爆伏線類型,第五部是旋渦式,越卷越大,最終產生鉅變,第六部好像說過,前後高峰夾中間的平原式,第七部是日常遊歷中的突然爆發,整體上接近第二部的結構,第八部就是連續推,然後餘韻收尾。

    這裡面,因為有的卷在正式開始寫的時候,結構的想法還不夠清晰,或者不知道該怎麼達到預想的效果,導致中間部分有出現節奏問題,或者不得不為了劇情合理性損失一些東西。

    這都是經驗和教訓,以後需要在開新一卷的時候,儘量讓自身對結構的設定和把握都達到非常清晰的程度,而不是有個概念,就模模糊糊去嘗試,去探索,去寫,這樣的話,運氣好,狀態好,能抓住靈感,說不定有驚喜,但大部分時候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第五組創作關鍵詞是“現實、真實”。

    這其實是從第三個關鍵詞“代入”發展而來的,我最初覺得最有代入感的,或許就是最現實的環境,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超越現實,而最現實的毫無疑問就是我們的日常,就是都市題材。

    在這個前提下,都市絕對是最容易代入的題材,所以,我在一世完結後,想著把玄幻融進都市,既是現實,也超越現實,同時,也練一練寫日常寫細節的能力,於是有了武道這本書,其實,前期的效果都還不錯,可後來我發現自己低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都市本身的限制,因為設定時沒充分考慮到這點,導致後期沒法展開,故事出現重複,缺乏變化。

    我的這個想法,在最近幾年的部分流行題材裡都有得到印證,也算是很欣慰了,不過,的目光注視著都市題材,導致沒能出現我想象中的大的潮流。

    寫完武道,我對代入和現實的認知更加深刻了,認為比起“現實”來說,“真實”更能體現本質。

    只要足夠真實,讓讀者沉浸,那一樣可以達到現實的效果,而且更有追求新奇的意味。

    所以,我寫詭秘的時候,大量查閱資料,充實細節,就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栩栩如生,讓大家都在閱讀時自然地沉浸入內,知道這裡吃什麼,用什麼,要花多少錢,風俗習慣是什麼。

    這其實就和最近幾年的大作有共同之處,開放、自由但足夠真實的世界。

    真實感,沉浸式,這就是我寫完武道後和寫詭秘的過程中,慢慢清晰的一個想法,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真正提煉出了自己的完整的創作方法論。

    當然,這種寫法真的很累,非常累。

    這一點,詭秘前中期都做的很好,後來序列提高後,有一定的減弱,下一步,我需要思考的就是,在高力量層次下,怎麼營造真實。

    第六個關鍵詞是“柔和”。

    我記得前面那部分總結說過,這裡就不多說了——主要是一口氣寫了這麼多字,思緒開始發散,想要玩樂,想要偷懶了。

    “柔和”,我的理解是,劇情轉折有足夠的鋪墊,情緒推進有足夠發酵的過程,有足夠合適的釋放,前者要是做的不好,為轉折而轉折,而而,只會突兀,無法映照衝擊感,後者則容易變成灑狗血,煽情太過。

    在這方面,我一直在約束自己,如果不適合發刀,絕對不要發刀,不能為刀而刀,一個主要人物要是不能死得有價值,死得合適,死得有衝擊感,那還是活著比較好。為創傷而創傷就不夠柔和了。

    同樣的,不該煽情的地方不要瞎煽情,情緒的表達一定要分清楚什麼時候該剋制,什麼可以爆發,整體氛圍支不支持這樣,等等,等等。

    還有,不能為了打臉而打臉,為爽而爽,劇情推動起來,爽點自然就會柔和產生,不讓人尷尬。

    這一點,在詭秘上,我做得還不錯,唯一一次超過是自問那章,但那也有跡可循。

    第七個關鍵詞是“人物”

    我之前說過,我是先故事後人物,和先人物後故事有一定不同,但從武道開始,我是越來越覺得人物同樣很重要。

    一本小說,世界觀是骨架,劇情是肉,人物則是血,沒有好的人物,那這本小說就會死沉沉的,很難讓一個大長篇在每個部分都有意思,足夠吸引人,也很難去營造共鳴、感動和各種情緒。

    人物的塑造上,除開人物設定的層次性,我也算是慢慢摸索出一個詞“互動”。

    人物的形象建立在於人物的互動。單獨的心理互動,個人行動,一次兩次有用,次數多了必然單調,單薄,乏味。

    有了互動,人物就活了過來,在不同的互動裡展現不同的自己。

    具體就不展開了,因為寫太多了,想快點寫完。

    還有,極致的人物必然來自極致的劇情,極致的劇情必然能塑造極致的人物,兩者不是完全割裂的。

    在詭秘這本書上,我從模糊認知,到清晰運用,也算是有一定的收穫,也塑造了一些不錯的人物,當然,部分人物礙於篇幅,礙於人物成長曲線沒法跟上小克,只能算完成了上半場,希望將來的第二部能更好地刻畫。

    總的來說,雖然阿蒙令很多人討厭,但祂的人物整體完成度是除了小克外,最高的。

    同樣的,我對許多反派人物的塑造有一定的問題,第七部說過了,總是習慣設置太強,缺乏足夠的出場機會,情緒的積累很少,互動更加少,以後得改。